[实用新型]旋转接头顶持弹簧的改良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09597.6 | 申请日: | 2008-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668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1 | 
| 发明(设计)人: | 杨基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基东 | 
| 主分类号: | F16L27/08 | 分类号: | F16L27/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申 健 |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接头 弹簧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旋转接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供旋转接头推动浮静环与动封环的贴触构成闭锁止漏,其好处有二:一为避免其生锈或因水垢的卡死,造成推力减低影响闭锁止漏的效果,二为因没有弹簧阻挡,可使流体输送更流畅的顶持弹簧的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按,一般适用于纺织、造纸、橡胶、塑料及化学等业界生产母机于旋转中输送流体的旋转接头,由于需考虑到旋转输送进行时的气密性,以避免流经接头的流体的漏失,因此,其结构需呈完全密封状态,习知的旋转接头如图1所示,包含一座体1、于座体1内设有一浮静环11、一动封环12、两轴承13及一旋转轴14,组装时系先将轴承13套置于旋转轴14,使旋转轴14由座体1的前端开口15套入,于另一后端开口16固定一连接管17,其中,该浮静环11与后端开口16的缘部,设有一弹簧18,藉由弹簧18的弹性张力,以推动浮静环11与动封环12环的贴触构成闭锁止漏,惟由于单条的弹簧18推力集中,不但使浮静环11与动封环12的贴触效果较差,且因整条弹簧18浸泡于流体,使其易生锈或因水垢而卡死,造成推力减低影响闭锁止漏的效果,殊不理想。申请人有鉴于此,乃秉持从事该项业务多年的经验,经不断研究、实验,遂萌生再改良,以防止旋转接头的弹簧造成推力减低,影响闭锁止漏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创作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种旋转接头顶持弹簧的改良结构,使推动浮静环与动封环贴触构成闭锁止漏的弹簧。
前述的旋转接头顶持弹簧的改良结构,系设有一座体,以及设于该座体的动封环、浮静环、轴承、C形环等组件,使该等组件套合组装于一旋转轴,其中,该座体邻近后方的内缘,设有一阶部,于该阶部的垂直面设有多数间隔排列的套孔,于该等套孔分别置入弹簧,以供顶持于浮静环,推动浮静环与动封环的贴触构成闭锁止漏,使旋转接头弹簧的推力得以平均分散于闭锁面,且因该等弹簧未浸泡于流体,以避免其生锈或因水垢的卡死,其好处有二:一为避免其生锈或因水垢的卡死,造成推力减低影响闭锁止漏的效果,二为因没有弹簧阻挡,可使流体输送更流畅。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旋转接头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座体前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2、图3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含一具有通道的座体2、一中空的旋转轴3,其中,该座体2系设有前端开口21及后端开口22,于邻近后端开口22的内缘,设有一阶部23,于该阶部23的垂直面设有多数间隔排列的套孔24,于该等套孔24分别置入弹簧25,座体2内设有一浮静环26及一动封环27,使该等弹簧25分别顶持于该浮静环26,以供推动浮静环26与动封环27的贴触构成闭锁止漏;
该旋转轴3,系设有阶部31,在组装时,先将轴承32套置固定于该旋转轴3的阶部31,再将旋转轴3由座体2的前端开口21套入,并于另一后端开口22固定一连接管4;
藉由前述构件的组合,构成一旋转接头,以供应用于纺织、造纸、橡胶、塑料及化学等业界生产母机于旋转中输送流体,使流体由连接管4经后端开口22输送至前端开口21,其中,由于浮静环26系以多数的弹簧25顶持,以供推动浮静环26与动封环27的贴触构成闭锁止漏,且该等弹簧25间隔分布于座体2的阶部23,使弹簧25的推力得以平均分散于闭锁面,以确保闭锁止漏效果,且因该等弹簧25与流体的通道隔离,故而未被流体所浸泡,其好处有二:一为避免弹簧25生锈或因水垢的卡死,造成推力减低影响闭锁止漏的效果,二为因没有弹簧25阻挡,可使流体输送更流畅。
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设有一不同形态的座体5,同样的于该座体5邻近后端开口51的内缘,设有一阶部52,于该阶部52的垂直面设有多数间隔排列的套孔53,于该等套孔53分别置入弹簧54,以供推动浮静环26与动封环的贴触构成闭锁止漏的作用,使弹簧54的推力得以平均分散于闭锁面,以确保闭锁止漏效果,且因该等弹簧54与流体的通道隔离,故而未被流体所浸泡,以避免弹簧25生锈或因水垢而卡死,其好处有二:一为避免弹簧54生锈或因水垢的卡死,造成推力减低影响闭锁止漏的效果,二为因没有弹簧54阻挡,可使流体输送更流畅,而不论以何种型式的座体组装,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范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以设有阶部套孔的座体,配合多数的弹簧,构成旋转接头顶持弹簧的改良结构,使旋转接头推动浮静环与动封环贴触构成闭锁止漏的弹簧,得以避免其生锈或因水垢的卡死,造成推力减低影响闭锁止漏效果,以延长旋转接头质量及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基东,未经杨基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95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感应指示的液压泵支撑装置
- 下一篇:双头抛光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