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健美旋摩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09314.8 | 申请日: | 2008-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524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昂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志昂 |
| 主分类号: | A61H7/00 | 分类号: | A61H7/00;A61H15/02;A61H23/02;A61H39/04;A61N2/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0061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昙华林特***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健美 旋摩机 | ||
1.一种健美旋摩机,其特征是:微电脑(9)微型电机(5)下面、按摩球(12)上端以杆或螺纹、带(15)连接之活板(14)、上下罩(8)、主动轮(7)从动轮(10)以间隙配合或轴承(6)分别与座壳(4)连接,座壳(4)外侧亦可安装手柄(13),微电脑(9)控制微型电机(5)轴上连接的主动轮(7)或传动一或多只从动轮(10)上各固定有一或数种各一或数只旋摩球(3),下有系挂固定于按摩球(12)或人体上的面膜(11),各部件中亦可贮存磁(2)或健美物(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美旋摩机,其特征是:传动采用一主动轮(7)或一主动轮(7)一从动轮(10)或一主动轮(7)多从动轮(10)结构,夹角a为30°-330°,主、从动轮以齿轮或带或链传动,其轴端与座壳(4)内以间隙配合或轴承(6)连接、端面有供旋摩球(3)容纳的凹坑、连接的钩(7.1/10.1)、螺纹孔(7.2/10.2)、卡口(7.3/10.3)、月牙钩(7.4/10.4)、卡槽(7.5/10.5)、转摩球(3.3)丝摩球(3.31)轴(3.32)间隙配合或轴承(6.1)连接的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美旋摩机,其特征是:旋摩球(3)由橡胶或塑料或皮革或海绵或丝或毛或纤维柔弹性材料制成,内亦可贮存磁(2)、健美物(1),有中以橡皮筋弹韧性轴(3.11)两端分别与主动轮(7)或从动轮(10)上两侧钩(7.1/10.1)连接的车轮式滚摩球(3.1),有一端以卡杆(3.22)或螺杆(3.23)与主动轮(7)或从动轮(10)连接、另一端以环槽(3.24)或钩固定的柱摩球(3.2)、丝摩柱(3.21),有一端以心轴(3.32)与主动轮(7)或从动轮(10)间隙配合或轴承(6.1)连接、另一端以环槽或钩(3.33)或纤维罩(3.34)固定的半球式转摩球(3.3)、丝摩球(3.31),有中以弹韧性丝(3.41)与主动轮(7)或从动轮(10)相连的重力式压摩球(3.4),有周边数孔或以纤维罩(3.52)与主动轮(7)或从动轮(10)上钩(7.1/10.1)连接的椭圆式挤摩球(3.5)、平面式丝摩块(3.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美旋摩机,其特征是:按摩球(12)数只,按人体神经穴位分布,上端以杆或螺纹与座壳(4)外周分布连接、下端由橡胶或塑料或皮革或海绵或丝或毛或纤维柔弹性材料制成,外有挂面膜(11)的环槽,内亦可贮存磁(2)、健美物(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美旋摩机,其特征是:座壳(4)内有与主动轮(7)从动轮(10)间隙配合或轴承(6)连接的孔、周边有与按摩球(12)连接的孔或螺孔,两侧各有一以活页或皮革纤维柔韧性材料连接可转动的活板(14),外侧亦可安装可拆卸的手柄(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美旋摩机,其特征是:健美物(1)由珍珠、麝香、红花、海马、丹参、菊花中草药动植物三十多种明目美容健脑物组成或精制成粉或膏或液或气,亦可贮存于座壳(4)、旋摩球(3)、按摩球(12)、面膜(11)之健美旋摩机各零部件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美旋摩机,其特征是:面膜(11)由橡胶或塑料或皮革或海绵或丝或毛或纤维弹性或柔性材料制成,形状亦可为平面式或筒式或罩式、周边有固定于按摩球(12)或人体上的孔或以扣或雌雄扣连接,内亦可按人体神经穴位分布贮存磁(2)、健美物(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美旋摩机,其特征是:带(15)为松紧布或松紧带或塑料或橡胶或皮革或纤维或丝柔韧性材料制成,两端分别与两侧活板(14)连接,亦可不需活板(14),带(15)直接与座壳(4)连接,带(15)中间或端部亦可以扣或雌雄扣连接,亦可不需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美旋摩机,其特征是:罩(8)分为上下两部分,罩住非旋转工作部位,外部亦可雕刻或绘画。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美旋摩机,其特征是:主、从动轮、座壳、罩可采用塑料或橡胶或铝合金或不锈钢或电胶木或木料制成,健美旋摩机各部件间亦可以过盈配合或间隙配合或轴承或销轴或螺纹或卡或钩或粘胶或铆焊方式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志昂,未经陈志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931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