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利用马达正反转带动不同按摩部位的机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08827.7 | 申请日: | 2008-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927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 发明(设计)人: | 巫东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巫东和 |
| 主分类号: | A61H7/00 | 分类号: | A61H7/00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梁爱荣 |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马达 反转 带动 不同 按摩 部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用马达正反转带动不同按摩部位的机构,利用驱动件两端所装设的单向轴承,达到正转与反转产生不同的按摩效果。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所常见的按摩装置,是利用一驱动件或马达带动一齿轮组连结一偏心轴,于偏心轴上方配合设有一按摩件,当启动驱动件使之转动时,因偏心轴的偏心转动达到按摩件产生一旋转的力量,达到一按摩的功效,但此种装置在运转时只得到一处按摩点,无法达到有另一处按摩的功效或另一种按摩的效果,且使用性不佳,当需要有另一个地方的按摩时,却不易实行。
本创作人有感于现有技术的按摩装置,以驱动件或马达带动一偏心轴,使之按摩件有一旋转的力量,以达到一按摩的功效,因马达只提供一偏心轴的带动,无法有另一处的按摩点及另一种按摩的功效,于是,本创作人经观察其缺点,经过多次的试作及试验,乃发明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欲解决问题的技术点:
现有技术的按摩装置,该驱动件只提供一力量于偏心轴上,使之产生一旋转的力量于按摩件上,无法提供有两处的按摩点,当有另一位置处需要按摩,却不易更换其按摩的位置,且没有另一种按摩的功效,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有两种不同的按摩装置,且有两处按摩点的机构,此乃欲解决的技术问题点。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利用马达正反转带动不同按摩部位的机构,其由一驱动件、二减速齿轮、二偏心轮轴、二单向轴承、二被动件所构成,其中,一驱动件为双向驱动件,用以连动两方的连动轴产生转动,另于驱动件两侧各配合有一减速齿轮的设置,偏心轮轴系配合有一单向轴承装设于驱动件两端的连动轴上,二被动件各配合有一轴承装设于偏心轮轴另一端的偏心轴上,由上述结构,可组成一利用马达正反转带动不同按摩部位的机构。
对照先前技术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利用马达正反转带动不同按摩部位的机构,其传动方式是利用驱动件两端各配合有一减速齿轮的设置,增加驱动件的扭力,二偏心轮轴各配合一单向轴承装设于驱动件两端的连动轴上,该单向轴承于驱动件两端为一相反转向的设置,当驱动件是以正转的方向运转时,一端的单向轴承,会因与连动轴的运转方向相反形成连动轴带动其单向轴承使之转动,另一端的单向轴承,因与连动轴的运转方向相同,而在内部形成空转无法带动其偏心轮轴使之转动,当反转时则与上述相反,另一端则会因与连动轴的运转方向相反而被连动转动,由上述可得知当驱动件正转时,则会有一被动件因连动关系而被带动旋转,另一端则会因单向轴承形成一空转的现象而无法带动其被动件,反之,当驱动件反转时,则会形成相反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部分透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的单向轴承放大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透视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剖视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件正转时作动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件正转时另一作动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件反转时作动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件反转时另一作动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驱动件---10
减速齿轮--20
连动轴---21
单向轴承--30
偏心轮轴--40
偏心轴---41
轴承----42
上被动件--50
下被动件--51
本实用新型指定摘要代表图为:图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贵审查委员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能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以下兹请配合附图说明详述如后:
首先,请先参阅图1、图2、图2-1所示,其由一驱动件10、二减速齿轮20、二单向轴承30、二偏心轮轴40、二被动件50、51所构成,其中,一驱动件10为一双向驱动件10,可为一双向马达,用以连动两方的连动轴21产生转动,另于驱动件10两侧各配合有一减速齿轮20的设置,偏心轮轴40配合有一单向轴承30装设于驱动件10两端的连动轴21上,二被动件50各配合有一轴承42或称培林装设于偏心轮轴40另一端的偏心轴41上,由上述结构,可组成一利用马达正反转带动不同按摩部位的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巫东和,未经巫东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88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器件老化筛选车任意波形发生装置
- 下一篇:一种符合人体工学的碳纤维座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