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燃油加热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07865.0 | 申请日: | 2008-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73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8 |
| 发明(设计)人: | 闫颖洲;康红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岳剑波 |
| 主分类号: | F02M31/125 | 分类号: | F02M31/1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长龙 |
| 地址: | 450000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燃油 加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智能燃油加热器。
背景技术
在寒冷的季节里,由于气温较低,柴油车油箱内的柴油温度低,柴油中会有蜡质析出,残存水分结冰,致使油箱内的输油管道不畅,柴油滤清器过滤阻力大等现象发生,直接导致了发动机启动运转困难的问题。遇到以上情况,传统的方法是直接用明火加热铁质燃油箱底部,这种方式极不安全,且容易发生危险;如果油箱为塑料材质,采用箱底加热更不可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燃油加热器,以解决上述在冬季温度较低时,油箱内燃油冻结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燃油加热器,包括:置于油箱底部的燃油温度传感器,置于油箱中传输燃油的吸油管,吸油管的管体上具有电热丝,电热丝连接到油箱壳体外、与吸油管连接的电极上;燃油温度传感器连接油箱壳体外的加热控制器,加热传感器通过判别燃油温度传感器感应的温度控制电极的电流导通与关闭。
其中,还包括:置于油箱中的油位传感器,燃油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油位传感器的底部。
其中,电热丝上具有绝缘套管,电极上具有绝缘端子。
其中,吸油管、油位传感器通过法兰盘固定在油箱壳体上,并安装有密封胶圈。
其中,还包括:设置在油箱内套接在吸油管上的滤网。
本实用新型中智能燃油加热器,通过调整电加热丝的加热功率,从而确保吸油管输出的燃油保持在适宜的安全温度范围内,进而溶解低温下燃油吸出的蜡质和冰状物,降低油液粘度,以使供油顺畅,令燃烧更加充分,提高发动机输出动力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智能燃油加热器的结构图;
图2是实施例中智能燃油加热器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中的智能燃油加热器,下面给出优选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1是实施例中智能燃油加热器的结构图,智能燃油加热器包括:
置于油箱中感应燃油高度的油位传感器1,油位传感器1上具有浮子2,油位传感器1的底部具有感应温度的燃油温度传感器3;置于油箱中传输燃油的吸油管4;吸油管4与油位传感器1通过法兰盘6固定在油箱壳体上,法兰盘6上具有密封垫圈7,吸油管4的管体上具有电热丝8,电热丝8连接到油箱壳体外、与吸油管4连接的电极12上,在油箱壳体外部具有连接燃油温度传感器1的加热控制器13,加热控制器13接收燃油温度传感器温度感应值并控制电极的导通。
电热丝上具有安全防护的绝缘套管9,电极12上具有安全防护的绝缘端子10,油箱内设置有套接在吸油管上的滤网5,在油箱壳体外还具有与吸油管连接的油管接头11。
上述的智能燃油加热器安装到油箱中,在寒冷的冬季,温度较低时,燃油温度传感器3检测燃油温度,当加热控制器13判断出燃油温度低于阈值时,接通电源,电流分别途径电源、加热控制器开关管、电极、电热丝、金属吸油管的管体、90°三通油管接头11和电源地,电热丝8通过电流发热,产生的热量大部分被吸油管4内的燃油吸收并带走,其余热量以热传导方式通过吸油管4的壳壁以传导的方式预热油箱内油液。
当发动机运转正常后,由于回流油液温度高,使油箱油液被预热。当油箱内燃油温度高于某一温度设定值时(如10度),加热控制器13判别燃油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实际温度高于阈值后,自动关断加热电路,不予加热,从而起到智能识别和节能的目的。冬季通过电加热装置使发动机启动并正常运转后,可通过手动开关切断智能燃油加热器的电源,使智能燃油加热器仅工作在发动机启动阶段。由于加热功率不大,也可以让智能燃油加热器在冬季一直工作至适宜时间,不影响电瓶寿命。由于电加热丝通过电极绝缘端子和耐温绝缘套管后,才在吸油管底部与吸油管的管体连接,故而不会出现电流短路现象。
在发动机的额定用油量范围内,通过调整电加热丝8的加热功率,从而确保吸油管输出的燃油保持在适宜的安全温度范围内,进而溶解低温下燃油吸出的蜡质和冰状物,降低油液粘度,以使供油顺畅,令燃烧更加充分,提高发动机输出动力和效率。
上面详细描述了智能燃油加热器的实施例,对于本实用新型中所阐述的智能燃油加热器,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岳剑波,未经岳剑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78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