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感结构及其线圈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07363.8 | 申请日: | 2008-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947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25 |
| 发明(设计)人: | 谢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明明 |
| 主分类号: | H01F17/04 | 分类号: | H01F17/04;H01F27/02;H01F27/29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瑾;王黎延 |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县汐止***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感 结构 及其 线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电子组件,尤指一种电感结构及其线圈。
背景技术
电感器(Inductor)又称为线圈(coil),其为被动组件的一种,且其为具有抗拒任何电流变化的电子组件,其由线圈缠绕着芯棒而组成,而芯棒可为磁性或非磁性的材料。而电感器是借由线圈电流变化,以产生磁通量变化,并根据磁场的现象做成的电子组件,其中,磁场的来源是电荷在流动,而交流电流会产生磁场,且变动的磁场会感应出电流,其线性关系的比例,我们称为电感。
通常只有单一导线绕成的,会有自感作用,以一个以上的导线绕制的,则有互感作用。电感器的功用在于过滤电流里的噪声,稳定电路中的电流,以防止电磁波干扰,作用与电容器类似,同样是以储存、释放电路中的电能来调节电流的稳定性,只不过电容是以电场(电荷)的形式来储存电能,而电感却是以磁场的形式来实现。
电与磁之间可以相互转换,电流流过的导线周围会产生磁场;相反,切割磁力线的线圈中会产生电流。电感的构造是将导线绕成彼此靠近的线圈,当电流流过时,其中会充满磁能,电流变小时,线圈内的磁能会产生一股力量,阻止电流变化。
传统的电感结构,如图1所示,其由壳体10a、线圈20a以及芯棒30a构成。该壳体10a由底板11a及结合于该底板11a上的盖板12a组成,且该底板11a与该盖板12a形成有容置室13a,并在该盖板12a上开设有与该容置室13a相通的两个出线孔14a;该线圈20a容设于该容置室13a内,且该线圈20a包括第一端子21a、从该第一端子21a末端卷绕出并层层相叠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环体22a、及从顶端的该环体22a的末端向下弯折并延伸出的第二端子23a,该第二端子23a与该第一端子21a分别从该两个出线孔14a穿出;该芯棒30a穿设于该线圈20a中,并容设于该容置室13a内。借此,以构成该电感结构。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组件都朝轻薄、短小的趋势迈进,而此传统电感结构,其线圈20a由一个导线卷绕出层层相互叠置的这些环体22a,而这些环体22a不仅增加此电感结构纵向配置的空间,也造成此电感结构无法薄型化。
因此,如何克服前述现有技术的各种缺点,实为目前所亟待解决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减少纵向配置空间使其薄型化的电感结构及其线圈。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感结构,该电感结构由壳体、线圈、以及芯棒构成;该壳体具有容置室,并在该壳体上设有与该容置室相通的两个出线孔;该线圈容设于该容置室内,该线圈包括第一端子、从该第一端子末端卷绕出的第一环体、从该第一环体末端卷绕出的第二环体、及从该第二环体末端延伸出的第二端子,该第二环体形成于该第一环体外周缘,且由上往下倾斜延伸,该第二端子与该第一端子分别从该两个出线孔穿出;该芯棒穿设于该线圈中,并容设于该容置室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感结构的线圈,该电感结构的线圈包括:第一端子、从该第一端子末端卷绕出的第一环体、从该第一环体末端卷绕出的第二环体、及从该第二环体末端延伸出的第二端子,该第二环体形成于该第一环体外周缘,且由上往下倾斜延伸。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感结构及其线圈,借由线圈的第二环体形成于第一环体的外周缘,并由上往下倾斜延伸,以减少线圈纵向配置的空间,使本实用新型达到薄型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公知电感结构的截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感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感结构组合后沿图2的3-3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线圈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线圈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线圈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线圈的另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线圈的另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线圈的又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线圈的又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感结构的再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感结构的再一实施例组合后沿图11的A-A线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a 壳体
11a 底板 12a 盖板
13a 容置室 14a 出线孔
20a 线圈
21a 第一端子 22a 环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明明,未经谢明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73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折叠桌
- 下一篇:多区串联变频供水节能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