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四辊磨粉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07362.3 | 申请日: | 2008-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300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 发明(设计)人: | 李四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四珍 |
| 主分类号: | B02C4/02 | 分类号: | B02C4/02;B02C4/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长龙 |
| 地址: | 462000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磨粉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粮食等的加工设备,更确切的说是磨粉机。
背景技术
在磨粉机领域,对辊式磨粉机是现在工业中广泛应用的谷物等的粉碎装置,其原理是一对不同转速,相向旋转的圆柱形磨辊,一个是快辊,一个是慢辊,它们连接齿轮差速调节机构,通过电机带动慢棍旋转,慢辊连接齿轮差速机构,齿轮差速机构带动快辊旋转,利用快慢辊的速差产生摩擦磨碎谷物等,快慢辊的速比由该超速调节机构调节控制,其轴线平行设置,辊面相切,小麦、或其他谷物在两辊之间研磨,研磨后送入筛理机构分级提粉,整体制粉过程是研磨和筛理的多次重复,由于采用一对磨辊,在一次送料中只能进行一次研磨,使物料不能充分研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充分研磨物料的四辊磨粉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四辊磨粉机,包括上下两对辊,分别为上慢辊、上快辊以及慢辊和下快辊、还包括第一齿轮差速机构、第二齿轮差速机构和电机,上慢辊和上快辊辊面相切贴合设置,所述下慢辊和下快辊辊面向切贴合设置,第一齿轮差速机构连接上慢辊,第二齿轮差速机构连接下慢辊,电机连接上慢辊和下慢辊。
所述上下两对辊垂直设置。
所述齿轮差速机构为大齿轮和小齿轮的啮合结构。
所述快慢辊大小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由于采用四辊磨粉,经过上面一次研磨后直接进入下面的快慢辊再次研磨,一次入料可以两次研磨,使研磨的物料更细,一次研磨就可以达到细度的要求,不需要多次研磨,使出粉快,同时由于四个辊由一个电机驱动,电耗低、是同型号磨粉机的产量的几倍,所需动力相同,节省了能源。
附图说明
图1是四辊磨粉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四个辊排列关系及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一种四辊磨粉机,包括进料的料斗1、机架2、机架2内由上至下设有喂料辊3、第一对辊和第二对辊,其中第一对辊包括上慢辊4和上快辊5,第二对辊包括下慢辊6和下快辊7,快慢辊的辊面相切贴合设置,料斗1设置在机架2顶部,为了使第二对辊能将从上面第一对辊中漏下的物料全部研磨,上下两对辊垂直设置,这样从上面第一对辊中漏下的物料几乎全部漏入到第二对快辊和慢辊的缝隙之间,而不会产生漏料,当然,上下两对辊也可以稍倾斜设置。其中四个辊的大小相等。喂料辊3正对第一对辊的切线设置,料从料斗1进入,经过喂料辊3进入上快慢辊之间研磨,快辊和慢辊相向旋转,将料磨碎,经过第一次研磨后物料直接进入下面一对辊再次研磨,两次研磨,使物料研磨的更细,防止一次研磨达不到细度要求,而需要多次研磨,这样一次入料后基本达到细度要求,出粉更快。还可以通过改变下面两只辊的表面齿数、角度和斜度,从而使细料得到更充分的研磨。研磨后的物料经过绞龙输送到圆罗筛内筛理,圆罗筛筛理的物料出粉快,产量高。由于绞龙输送,增加了原料的温度,从而如果研磨的物料是辣椒,会使辣椒的颜色更加鲜红。
参照图1,机架2的下方为磨机架8,磨机架8内有电机9,参照图1,上快慢辊的一端连接有第一齿轮差速机构10,下快慢辊的一端连接有第二齿轮差速机构11,所述齿轮差速机构为一大齿轮和一小齿轮的啮合结构,上面的第一齿轮差速机构10包括第一大齿轮12和第一小齿轮13,下面的第二齿轮差速机构11包括第二大齿轮14和第一小齿轮15,第一小齿轮13连接上快辊5,第一大齿轮12连接上慢辊4。下面的辊和齿轮的连接关系同第一对辊,电机9通过三角胶带16分别连接上下两个快辊,上下快辊通过两个小齿轮分别传动两个慢辊的大齿轮,快慢辊利用齿轮差速结构的速差相向旋转,磨碎谷物等。图中箭头标出了四个辊的旋转方向。
一个电机驱动四辊结构,电耗低、如果磨辣椒,颜色好,是同型号磨粉机的产量的几倍,所需动力相同,节省了能源。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四珍,未经李四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73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