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温度感测风扇及其电路板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06942.0 | 申请日: | 200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599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邱永浩;陈孟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H02K11/00;H02K5/22;H02K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魏晓刚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度 风扇 及其 电路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与感测元件并用的风扇及其电路板,特别是关于此与感测元件并用的风扇具有一设有驱动电路的电路板,可节省外部系统电路布局的空间以及温度感测信号传递的信赖性。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高度发展,消费者品味的提高,对于车用电子设备功能的要求也越高,特别是车内空调系统,提供驾驶及乘坐者一适当温度空间已成为目前汽车设计的必要条件。
早期的车辆恒温控制设计,主要是通过一突出于车体内装的温度感测导体,将温度传送到埋设于车体内装内的感测器,再通过电路系统回馈温度测定值给车用电脑以调节空调系统。
但上述的设计因车体及其内装容易受车外气候条件的影响,通过热传导使得温度检测值与车内空气的实际温度值有所误差,故发展出具有温度感测器的风扇,通过风扇将车内空气强制流动使气流通过设置在风扇上的温度感测器,进而检测到车内空间的实际温度值。
而后发展具有温度感测器的风扇,但其中温度感测器设置在风扇的入风口,其温度感测器的感测值借由一组导线传送至外部系统。
除此之外,过去的温度感测风扇均需通过外部系统提供一驱动电路以驱动风扇,客户的系统端必须另外提供一电路布局的空间,限制了外部系统的电路设计扩充性。
因此,如何提供感测元件稳定的固着设置,并提供驱动电路以主动驱动风扇,以扩充外部系统的电路布局空间,已成为重要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具有驱动电路可主动驱动风扇的电路板,并将其直接装设于风扇内,同时通过上述电路板可将一感测元件所测得的感测信号整合再传送至外部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扇,与一感测元件并用,该风扇包括一扇框,一电路板,一定子与一具有扇叶的转子。扇框包括一本体以及一设置于本体上的电性连接部;电路板包括一驱动电路,用以驱动该风扇以及一端子部,端子部与驱动电路及电性连接部电性连接。而定子与具有扇叶的转子则设置于扇框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主动驱动风扇的电路板,并将其设置在风扇扇框内,再将感测元件的线路与电路板电性连接,将驱动风扇及感测温度的信号整合于一电路板上,如此可解决传统风扇驱动需借由外部系统板的电路布局,使客户系统板空出原本做为驱动风扇的电路布局空间以作他用,并同时提供感测元件信号传递线路,使得感测元件的信号传递信赖性更佳,产品还具有竞争性。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依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风扇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分解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 风扇 11 扇框
111 上本体 112 下本体
113 电性连接部 12 电路板
121 端子部 122 驱动电路
13 定子 14 转子
O 开口 S 感测元件
F 固定座 T 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相关附图,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感测元件承载结构及其风扇。
请同时参照图1以及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风扇1,与一感测元件S并用,该风扇1包括一扇框11,一电路板12,一定子13与一具有扇叶的转子14。扇框11包括一本体以及一设置于扇框11上的电性连接部113;电路板12包括一驱动电路122、一感测元件S以及一端子部121,用以驱动该转子14,感测元件S则用以感测该转子14带动的气流温度,而端子部121与上述驱动电路122及电性连接部113电性连接。另外,定子13与具有扇叶的转子14则设置于扇框11内。
上述扇框11包括一上本体111与一下本体112,上本体111具有至少一开口O以作为风扇1运转时气流通过之用,感测元件S即设置在开口O处,电路板12设置在下本体112,而定子13则设置在电路板12上并与电路板12的驱动电路电性连接,后与具有扇叶的转子14组合后,再将上本体111与下本体112组合,使转子14、定子13和电路板12设置在扇框11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69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瓶胚加温热风抽送系统
- 下一篇:新型枯草杆菌突变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