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容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06869.7 | 申请日: | 2008-03-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06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 发明(设计)人: | 王灯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裕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6B11/02 | 分类号: | A46B11/02;A46B17/04;B65D35/36;B65D47/4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恩田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丁惠敏 |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容器,特别是指一种能让所承装流体自其毛刷渗出以供刷涂使用的容器。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一容器1是包含一能容装一液体(图中未示)的软管座11、一其一端插设于该软管座11中的毛刷座12,以及一可拆离地螺组于该软管座11上且将该毛刷12包蔽其中的保护盖13。
该软管座11具有一能容装液体的盲管身111、一自该盲管身111的底端缩径地轴向延伸的接头112、一径向连接在盲管身111与该接头112间的横隔壁114,以及一设置在该横隔壁114上的贯孔113。该保护盖13是可旋离地螺组于该接头112的外周面上。
该毛刷座12具有一能固设于该软管座11的接头112中的固接头121、一插设于该固接头121中的毛刷122,以及一轴向延伸于该毛刷122中且轴向连通该贯孔113的液流道123。
因此,使用时,先将该保护盖13旋离该软管座11,再压挤该软管座11的盲管身111处,迫使液体经该贯孔113流出并注入该液流道123中,最后从该毛刷122的刷毛处渗漏出以供涂刷。而使用完毕后,则再将该保护盖13重新螺组于该软管座11上,以使残留有余液的该毛刷122能与外界隔离,避免沾染灰尘或干/硬化。
然而,由于该软管座11的盲管身111内部、该贯孔113与该毛刷座13的液流道123三者间是呈恒通状态,所以,当该保护盖13旋盖组合在该软管座11上而呈不使用状态时,若不经意地压迫到该盲管身111,便容易造成液体自该毛刷122渗漏的不正常现象,而有让液体量徒然浪费、损耗的恼人状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抑制流体于不使用状态下自毛刷渗漏的不正常现象的容器。
本实用新型的容器,能承装一流体,并包含一呈盲管状的软管座、一可旋动地封塞设置于该软管座的一开放端部处的毛刷座,以及一可旋离地螺组于该软管座的开放端部外周面且将该毛刷座包蔽其中的旋盖座。该软管座具有一能容装该流体的容室,以及一凹陷设置于其一开放端部的内壁面上的导流道。该毛刷座具有一位在该软管座的开放端部内且可偏离地紧邻连通该导流道的进流孔,以及一连通该进流孔的隐流道;位在该容室中的流体能经该导流道、该进流孔而注入该隐流道中,并再外流出。该旋盖座能带动该毛刷座相对该软管座在一渗流位置与一阻流位置间旋转,当其螺组于软管座上且旋动该毛刷座至该阻流位置时,该毛刷座的进流孔是偏离该软管座的导流道,当其旋离该软管座且带动该毛刷座至该渗流位置时,该进流孔是对应连通该导流道。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利用该旋盖座于旋离或螺紧该软管座时,能同时带动该毛刷座旋转至渗流位置(进流孔对准导流道)或阻流位置(进流孔偏离导流道)的旋控设计,整体能有效防止流体于不使用时仍自该软管座注入该毛刷座中,所致不正常渗漏与徒然消耗的情形。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组合剖视图,说明现有一容器的结构;
图2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容器的一较佳实施例;
图3是该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分解图;
图4是一组合剖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一旋盖座旋离时,能带动一毛刷座至一渗流位置;
图5是一组合剖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该旋盖座螺组定位时,能带动该毛刷座至一阻流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容器2的该较佳实施例,包含一能容装一流体(图中未示)的呈盲管状的软管座21、一可被旋动地封塞设置于该软管座21的开口处的毛刷座22,以及一能螺组于该软管座21的开口处以将该毛刷座22包蔽其中的旋盖座23。
该软管座21具有一界定出一用以容装该流体的容室210的盲管状管本体211、一固设于该管本体211的一缩口状开放端部上的连接座体212,以及二导流道213。该连接座体212具有一紧密地插塞入该管本体211的开放端部中的插接环部214、一自该插接环部214底端轴向朝下延伸出该管本体211外的卡接环部215、一自该插接环部214与该卡接环部215的相交接处横向外并弯折朝上延伸而包绕住该管本体211的开放端部下半处的外螺纹部216,及一外径扩大地自该外螺纹部216顶端轴向朝上延伸且与该管本体211的开放端部上半处相螺组的内螺纹部217。该二导流道213是互呈180°对称地间隔凹陷形成于该插接环部214远离该管本体211的一内环面上,而每一导流道213是呈顶端开放而底端封闭状;当然,导流道213的数量也能是一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裕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永裕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68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交换带宽的交换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通信系统、装置及计费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