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背光装置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20006318.0 申请日: 2008-01-31
公开(公告)号: CN201171244Y 公开(公告)日: 2008-12-24
发明(设计)人: 杨明焱;杨金龙;林朝荣 申请(专利权)人: 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H05B41/298 分类号: H05B41/298;H05B41/36;G09G3/36;G02F1/13357
代理公司: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葛宝成
地址: 中国台*** 国省代码: 中国台湾;7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背光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光装置,并且特别涉及一种不需额外增加电容元件,即可藉由改变平衡变压器电路的连接方式达到短路保护及电压反馈补偿功能的背光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液晶显示面板的尺寸不断增大,包含多个冷阴极灯管(ColdCathode Fluorescent Lamp,CCFL)的背光装置更加广泛地被用以提供液晶显示面板所需的高品质光源。

请参照图1,图1示出了在现有技术中具有短路保护及反馈补偿的平衡电路的背光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传统的装设在双面电路板的背光装置1中,利用多个电容元件及电阻元件在该平衡电路的平衡变压器14的二次侧进行分压。图1中的A点的电压会被测量是否小于一默认值以判断是否短路。此外,在图1中的B点,灯管12的启动电压(kick-off voltage)值会被测量并用以调整电源10提供的电压,以达到电压反馈补偿的功能。

在上述的平衡电路中,必须使用相当多电容元件及电阻元件以达到短路保护及电压反馈补偿的功效。然而,这些额外的元件势必将会增加电路的复杂度以及产品的成本。此外,由于在双面电路板上所采用的电容元件并不适用于单面电路板,因此,就装设于单面电路板的背光装置而言,无法藉由上述的现有技术达到短路保护及电压反馈补偿的功效。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不需额外增加电容元件,即可藉由改变平衡变压器电路的连接方式达到短路保护及电压反馈补偿功能的背光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具体实施例是一背光装置。该背光装置包含一电源、一灯管、一平衡变压器、一检测电路、一判断模块及一控制模块。

该平衡变压器包含一主线圈及一次线圈。其中,该主线圈电连接至该电源;该次线圈对应于该主线圈并且电连接至该灯管。该检测电路电连接至该次线圈,并用于检测该次线圈产生的一电流并根据该电流产生一第一电压。该判断模块电连接至该检测电路,并用于判断该第一电压是否小于一默认值。该控制模块电连接至该电源及该判断模块,并用于根据该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控制该电源。

相较于现有技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背光装置,可以达到在单面板的平衡电路中的短路保护及封闭回路中真实信号的电压反馈补偿的功能。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背光装置藉由改变平衡变压器电路的连接方式即可达成上述目的,故能减少相当多的电容及电阻元件的使用,以节省产品的成本。

关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实用新型详述及附图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在现有技术中具有短路保护及反馈补偿的平衡电路的双面板背光装置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具体实施例的背光装置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中的背光装置的另一种电路连接方式。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具体实施例的背光装置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4中的背光装置的另一种电路连接方式。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具体实施例的背光装置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6中的背光装置的另一种电路连接方式。

附图符号说明

1、2、3、4、5、6、7:背光装置

10、20、30、40、50、60、70:电源

12、22、32、41、42、51、52、621-624、721-724:灯管

14、24、34、44、54、64、74:平衡变压器

23、33、43、53、63、73:第一阻抗元件

25、35、45、55、65、75:第二阻抗元件

26、36:检测电路

461、561、661、761:第一检测电路

462、562、662、762:第二检测电路

663、763:第三检测电路

664、764:第四检测电路

27、37、47、57、67、77:测量模块

28、38、48、58、68、78:判断模块

29、39、49、59、69、79:控制模块

242、342、442、542、642、742:主线圈

244、344:次线圈

3442、444、544、644、744:第一次线圈

3444、446、546、646、746:第二次线圈

648、748:第三次线圈

649、749:第四次线圈

5442、7442:第一子线圈

5444、7444:第二子线圈

5462、7462:第三子线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63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