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凹式防震碳纤维石英电热管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05993.1 | 申请日: | 2008-03-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032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 发明(设计)人: | 吴法男;王广祥;徐胜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法男;王广祥 |
| 主分类号: | H05B3/44 | 分类号: | H05B3/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范志平 |
| 地址: | 215000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无凹式 防震 碳纤维 石英 热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器元件,确切地说是一种在电器设备中用于加热的远红外石英电热管。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石英电热管都采用金属发热体,其电极封装在石英管的两端,如镍铬合金、钼丝、钨丝等,电热体在电加热过程中易造成表面氧化被烧断,而非金属发热体则有短胶粒纤维毡等,这两类发热材料的使用寿命均不超过5000小时,在特殊环境下使用时存在安装困难、功率不太稳定、电热转换效率低,能耗高,使用寿命短等不足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电热转换效率高、工作温度均匀、外部形状结构简单、易于安装使用的双端碳纤维石英电热管。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无凹式防震碳纤维石英电热管,包括壳体、骨架、发热体、防震套、固定体及电源导线,发热体采用碳纤维编织成线状以后均匀地缠绕在骨架上或采用碳纤维直接编织在骨架上,并在骨架两端处与电极相连接,电极封装在壳体的两端,防震套固定在发热体两边的端部,固定体位于发热体两端的电极上。
所述防震套为石英绝缘管或陶瓷绝缘管,套在发热体两边的端部,用捆扎丝固定。
所述固定体为采用耐高温材料制成的绝缘片,其外圆和壳体的内圆紧密配合。
所述发热体采用至少一根碳纤维制成。
所述电极由发热体与连接丝连接后经电极丝捆扎形成,其外围设有保护体。
所述电极的连接丝分为内外两段,两者间通过连接片相连接,连接片连同部分连接丝一起封装定位。
所述壳体是石英玻璃管。
本实用新型的发热体采用碳纤维编织线或碳纤维直接编织而成,远红外加热效果明显,电热转换效率高、耐酸碱,能耗低于金属发热28.7%,使用温度在200~800度,工作温度均匀,功率在10~40w/cm2,性能稳定、可靠,使用寿命达20000小时,可广泛应用于工业、交通、运输及火车、汽车、轮船、油田、食品、仪器、制药加工等领域,其独特的防震固定结构既可靠又美观,可以保证发热体与壳体的距离、空间一致,使发热体在工作状态下亮度均匀一致,满足客户的视觉要求。具有外部形状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防震性能优越、易于安装使用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壳体 2——骨架
3——发热体 4——内连接丝
5——电极 6——保护体
7——连接片 8——外连接丝
9——电源线 10——导线保护端子
11——气孔 12——防震套
13——固定体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壳体1为石英玻璃管,其内部设置有防震套管形骨架2,发热体3为碳纤维,编织成线状以后均匀地缠绕在骨架2上,并在骨架两端处与内连接丝4连接后经电极丝5捆扎接牢形成电极,连接处的外围再设置保护体6,使连接达到最佳状态,内连接丝4通过连接片7与外连接丝8相接,连接片8连同部分连接丝一起封装在壳体1的电极引出端,电源线9为外接导线,内外连接丝和连接片为发热体3与电源线9之间的过渡性导线,均采用耐高温的导体制成并焊接连接,防震套12和固定体13用于固定、支撑发热体,防止发热体震动,其中防震套12为石英绝缘管或陶瓷绝缘管,套在发热体两边的端部,用捆扎丝固定,无需在石英管上打凹,固定体13为采用耐高温材料制成的绝缘片,位于发热体两端的电极丝5上,其外圆和壳体的内圆紧密配合,也无需在石英管上打凹,壳体1内充入惰性气体或抽真空,气孔11是排气孔,制作完成并抽真空或充入惰性气体后封闭。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发热体3采用碳纤维直接编织在骨架2上,并在骨架两端处与电极部分相连接,两端设有防震套12和固定体13,其余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它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在其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法男;王广祥,未经吴法男;王广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59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阳离子成核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多晶硅铸锭炉自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