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打击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05862.3 | 申请日: | 2008-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109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奕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奕霖 |
主分类号: | A63B69/34 | 分类号: | A63B69/3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尹振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用品领域,尤其指一种用于拳击、踢击的打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用于打击练习装置中,如台湾专利第M 293059号专利案所示,该案例中利用一座体,座体中心设置有一主杆,主杆顶端接设有一弹性体,在弹性体再接设一副杆,副杆顶端则接设一主打击体;其中该主杆延伸设置有一分岐管,该分岐管端部的接合部表面并设置有卡齿,该卡齿恰可供一副打击体的套接部表面的卡齿相啮合,并通过一可旋松、迫紧的锁固组件贯穿固定,并可通过该锁固组件调整副打击体与接合部的角度。
利用副打击体可调整摆动角度结构,即可增加打击的范围而产生多种不同打击位置,使练习时较不枯燥乏味,并且该座体设置有一供填充物置入的穿孔,当填充物大量装入座体时,则可使座体定位较为稳固,若需搬移打击装置时,则可将填充物抽出减少重量,使搬移时较为容易;但该副打击体与分岐管之间,并没有如弹性体般的缓冲复位结构,且其材质一般采用金属制或塑料填料成型,若使用者打击副打击体的力道过大时,易造成副打击体弯折变形,甚至产生断裂状况。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性强、可实时复位的打击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一吹气成型的塑料杆体及一打击部所组成,其中该底座内形成的容室可供填充物装填该杆体横向一体延伸一连接柱,该连接柱表面成形外螺纹,如此所构成的杆体为一体成型的空心塑料结构。
其次,该外螺纹连接一螺旋弹簧,螺旋弹簧的另一端则可供连接一打击部,该打击部包括一连杆及一打击块,打击块也为塑料一体吹气成型,其延伸端部形成一双面齿部,该连杆一端作为打击部连接螺旋弹簧的连接处,另一端表面则形成与双面齿部啮合的一卡齿,该卡齿可任意啮合双面齿部的其中一齿面,在卡齿及双面齿部之间插设有一调节栓,通过转动调节栓的松紧,而得以依个人喜好需求来调整、固定打击块垂直上下摆动角度。
本实用新型可达到下列的功效:
一、本实用新型的杆体与连接柱为塑料一体吹气成型的结构,其不仅能够提高产品的结构强度,并且可简化组件制造、组装使用的成本。
二、由于本实用新型利用螺旋弹簧的回复弹力特性,使打击部受力而可呈大幅度向后摆动,并通过螺旋弹簧将打击部实时拉回复位,因此只要在螺旋弹簧的受力范围内,不论受到多大力道皆能使打击部复位,而得以避免如常用结构般使打击部弯折,甚至造成打击部断裂破损情况发生,且该打击部也可采用塑料一体吹气成型,如此通过其空心状的结构,可在打击时产生较大的响声,增加使用时的娱乐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打击部上下摆动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静止状态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的受力状态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打击装置,有关本实用新型为达上述目的、特征所采用技术手段及其功效,请先参照第一图及第二图所示:
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一底座10及一杆体20,该底座10内为一容室11,容室11可供填充物60装填固定,防止底座10受到外力影响而产生位移,该杆体20为一上杆21及一下杆22的两段式拆合结构,且上、下杆21、22皆为塑料一体吹气成型的空心塑料,该上、下杆21、22两者的插设连接处利用若干螺丝70固定,下杆22的另一端则同样成型有外螺纹,其可直接螺入一盘体,再将盘体固定于底座10,上杆21的另一端设置有一球体30,而上杆21杆身横向一体延伸一连接柱211,该连接柱211表面成形外螺纹,对于上杆21与连接柱211采用塑料一体吹气成型的方式,无庸置疑地可简化其使用组件,及其减少制造组装的成本。
其次,该外螺纹可供一螺旋弹簧40直接螺设,螺旋弹簧40的另一端则可供连接一打击部50,该打击部50包括一连杆51及一打击块52,打击块52为塑料一体吹气成型的空心结构,其延伸端部形成一双面齿部521,该连杆51一端作为打击部550连接螺旋弹簧40的连接处,另一端表面则形成与双面齿部521啮合的一卡齿511,该卡齿511可任意啮合双面齿部521的其中一齿面,在卡齿511及双面齿部521之间插设有一调节栓53,并利用一防脱螺杆531使调节栓53得以呈固设状,而如图3所示,通过转动调节栓53的松紧,而得以依个人喜好需求来调整、固定打击块52垂直上下摆动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奕霖,未经陈奕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58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枢纽器的压合承架结构
- 下一篇:网状纳米孔氧化锌微米空心球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