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照明具的改良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05719.4 | 申请日: | 2008-03-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297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 发明(设计)人: | 游曜同 | 申请(专利权)人: | 游曜同 |
| 主分类号: | F21L4/00 | 分类号: | F21L4/00;F21V21/32;F21V2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照明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照明具的改良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可伸入较细缝隙空间内且本身具有通风散热装置的照明具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可携式的照明工具(如:手电筒),其是将光源体(灯泡)设置于一壳体的表面,并于该壳体内容纳电池及相关的控制电路,通过一开关控制该光源体(灯泡)与电池间的导通,以使该光源体(灯泡)发光而产生照明效果;然而,此种结构其由于光线易受阻挡而无法伸入细缝或空间不足之处,形成应用上的限制。
另有如图1所示的结构,其是以一可受外力作用而被弯曲定型的挠性管20设置于一壳体10表面,于该壳体10亦内可容纳电池及相关控制电路,而于挠性管20另一端则可经由一灯头6结合一光源体61,使用时,可以一控制开关14控制该光源体61的电源,配合该挠性管20受力弯曲,可使该灯头6(光源体61)依需要而伸入小空间的孔洞或缝隙内;然而,由于上述该灯头6内是以灯座供固定灯泡,或以基板供固定发光二极管LED固定,因此该灯头6与该挠性管20相较,具有较大之外径与体积,此较大体积的灯头201仍难免地会造成使用上的不便(无法伸入较小的孔洞或缝隙内),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散热机构,致使该光源体61无法采用较高亮度的灯泡或发光二极管LED(散热问题无法解决),亦影响其实际上的应用范围。
有鉴于现有可携式的照明工具有上述缺点,发明人乃针对该些缺点研究改进之道,终于有本实用新型产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照明具的改良结构,其可将灯头之外径有效缩小至与挠性管相近,以有效避免传统较大灯头结构无法伸入较细缝隙的限制情形,具有使用上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照明具的改良结构,其具有极佳的导热及通风结构,可有效发散该光源体所产生的热量,以避免故障并提升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其所采行的技术手段包括:一壳体,可供容置电池及相关各元件;一挠性管,可受外力作用而弯曲定型,其一端是结合于该壳体表面;一灯头,一端可套合于该挠性管延伸的另一端部,其内可供容置至少一光源体,并利用该挠性管外端部抵顶于光源体,而于灯头的另一端则设有一向内逐渐收束的渐缩开口,以配合该挠性管固定该光源体,且该光源体的光线亦可通过该渐缩开口向外照射。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壳体内于与挠性管衔接的部位设有一通风单元,可将空气吸送至该挠性管内,形成一散热气流。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结构,其由于与挠性管相近外径的灯头结构可改善传统较大的灯头无法伸入较小孔洞或缝隙空间内的应用限制,因此,更适用于各种作业空间狭小的工作环境(如:汽车修护、模具制造、通讯电器维护、油压机械维修等),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及使用上的便利性;同时,为避免挠性管弯曲时产生间隙,可视需要于挠性管外表侧套合一热收缩套管,以避免漏气现象,而为提升整体照明具装置的醒目性,另可于该挠性管(或壳体1)外表面至少一部份设有可反光的荧光层,通过该荧光层21的光线可增进在光线不足的工作环境下找寻照明具的便利性。综上,本实用新型照明具的改良结构适用于更细小的缝隙空间,且可增进产品使用寿命。
至于本实用新型的详细构造、应用原理、作用与功效,则参照下列依附图所作的说明即可得到完全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照明工具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通风单元作动情形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外观及其应用情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0-壳体;11-底座;111-入风孔;12-上盖;13-控制电路板;14-控制开关;2、20-挠性管;21-荧光层;22-衔接管;221-通风孔;3、6-灯头;31、61-光源体;311-导线;312-包覆部位;33-渐缩开口;4-通风单元;5-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游曜同,未经游曜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57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