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点胶机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005636.5 | 申请日: | 2008-03-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514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8 |
| 发明(设计)人: | 黄宏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宏岳 |
| 主分类号: | B05C5/02 | 分类号: | B05C5/02;B05B12/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春发 |
| 地址: | 台湾省桃园县芦***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点胶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点胶机结构,尤指一种能够有效量测每一组针筒注胶动作完成后的胶面高度,藉以检测注胶量是否正确,并透过控制装置将各组针筒调整到正确的出胶量,使后续进行点胶作业的料片得以达到应有的品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制造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制造过程中各环节的相关设备的速度及精密度需求逐渐提高,用来封装电子组件的点胶设备亦随之产生对应需求。例如,SMD型发光二极管因为可以在制造过程当中,将金属料片冲压成型具有复数个供做为SMD型发光二极管导线架的"部件",因此适合利用自动设备对料片上呈矩阵排列的部件进行点胶、晶粒封装等加工制程。
在既有的技术领域当中,习用自动点胶设备经由控制注胶头的移动方式,透过注胶头的单一针筒或复数组排列针筒对每一个单位料片上的所有部件进行点胶动作。至于,注胶头的位移量、各组针筒的注胶时机及注胶量则受控制装置所设定的模式运作。
再者,习用点胶设备的每一次注胶动作,让同一注胶头的所有针筒依照相同的注胶时间或压力控制其注胶量,但每一组针筒的出胶流量难免有所差异,因此在相同的注胶时间或相同的压力作用之下,有些针筒的出胶量会相对不足或超过,导致注入部件实际的胶量太低或太高。就图1所示的发光二极管90而言,将会因为注入的胶量91过低而产生实际出光偏蓝的瑕疵品,或是注入的胶量91过高而产生实际出光偏黄的瑕疵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量测每一组针筒注胶动作完成后的胶面高度,藉以检测注胶量是否正确,并透过控制装置将各组针筒调整到正确的出胶量,使后续进行点胶作业的料片得以达到应有品质的点胶机结构。
为达上揭目的,一种点胶机结构,包括有:一机台;一注胶头,相对设于机台上方处,具有至少一组针筒,每一组针筒处设有用以量测完成注胶动作之后胶面高度的组感测组件;一供设定注胶头移动速度及出胶量等相关参数,以及整合注胶头的运作,及对每一个感测组件所回授的量测值与默认值进行比对,藉以检测每一组针筒注胶料是否正确,并配合控制各组针筒维持正确出胶量的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点胶机结构的有益效果为:可以检测每一组针筒的注胶量是否正常,以便透过改变针筒注胶时间或注胶压力的方式控制各组针筒维持正常的出胶量,确保后续进行点胶作业的料片得以达到应有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发光二极管完成注胶后的胶面高度差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点胶机结构外观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注胶头的外观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注胶头的结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控制装置的组成架构方块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动作流程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动作流程图。
【图号说明】
10机台 20注胶头
21针筒 22感测组件
30输送组件 40控制装置
41记忆单元 42比对单元
50料片 51部件
90发光二极管 91胶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使贵审查员清楚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组成,以及整体运作方式,兹配合图式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的点胶机结构外观结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点胶机结构基本上包括有:一个机台10、一注胶头20、一输送组件30及一控制装置(图略);其中:
注胶头20相对设于机台10上方处,具有一组或复数组呈排列状的针筒21,并且于每一组针筒21处设有一利用雷射测距或电荷偶合原件影像传感器(CCD)影像辅助量测的感测组件22用以量测完成注胶动作之后的胶面高度(如图3及图4所示);于实施时,注胶头20的针筒21可以配合料片50上横向或纵向排列的部件51数量,而采用如图所示的四组针筒21排列,或是其它如六组针筒或八组针筒排列的方式配置;又,整体注胶头20以如图2所示,配合相对与料片50水平、垂直位移的方式对料片50上的部件51进行点胶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宏岳,未经黄宏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56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