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肌肉锻炼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05071.0 | 申请日: | 2008-04-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500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8 |
| 发明(设计)人: | 德里克·威尔克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都工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A61N1/08;A63B26/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练光东 |
| 地址: | 中国香港九龙湾临兴街***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肌肉 锻炼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肌肉锻炼器。
背景技术
尿失禁严重危害着现代人的生活,使患者在精神上和身体上经受着巨大的折磨。治疗尿失禁的途径之一就是使患者锻炼骨盆底肌肉,指导和帮助病人正确的进行骨盆底肌肉收缩和放松。锻炼骨盆底肌肉(PFM),特别是提肛肌群,此肌群是由三块肌肉所共同组成的,包括耻尾肌、髂尾肌以及尾骨肌,在正常情况下由骨盆底肌肉的拉力,可使膀胱尿道维持在正常位置。骨盆底肌肉由两种肌肉纤维构成,一种是慢性抽动肌肉纤维,另一种是快速抽动纤维。
提肛肌80%由第一种肌肉纤维构成,这些纤维产生出慢性,持久低强度的肌肉收缩,协助提高肌肉的耐力。随着时间的过去,持久地提供肌肉支持,第一种类别的肌肉纤维会出现劳损。
第二种肌肉纤维可以提供强有力的肌肉收缩,这些纤维应用在尿道关闭时可以迅速增加内腹的压力。由于第二种肌肉纤维很容易劳损,因此人们尝试锻炼这部分肌肉。肌肉休止,老化,神经损害都可能会导致第二种纤维数量的减少。骨盆肌肉纤维可以在尿道关闭时迅速增加内腹的压力时提供持续力,使肌肉收缩、放松自如。在不使用的时候,人们通常放松骨盆底肌肉,打开尿道括约肌。当这些肌肉不能正常工作时,将会发生骨盆下垂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易用的肌肉锻炼器,特别是提供一种用于提高骨盆肌肉弹性的肌肉锻炼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肌肉锻炼器,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第一无线收发器发送第一无线信号给锻炼器;锻炼器,所述锻炼器根据所述第一无线信号,产生用于提高骨盆肌肉弹性的刺激脉冲。
其中,所述控制器包括:控制器外壳,由塑料制成,用于保护所述控制器;按键,位于所述控制器外壳上,用于对所述控制器进行操作控制;控制器电源单元,位于所述控制器外壳内,用于为所述控制器提供电源;控制器微处理器,位于所述控制器外壳内,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无线收发器收发无线信号;第一无线收发器,位于所述控制器外壳内,与所述控制器微处理器连接,用于向所述锻炼器的第二无线收发器发送第一无线信号,并接收所述第二无线收发器发送的第二无线信号;显示单元,位于所述控制器外壳上,与所述控制器微处理器连接,用于显示所述控制器的数据信息。
其中,所述控制器还包括显示单元控制器,连接在所述显示单元与控制器微处理器之间,用于根据所述控制器微处理器的控制信号对所述显示单元进行控制。
其中,所述锻炼器包括:锻炼器外壳,由医用塑料制成,用于保护所述锻炼器;锻炼器电源单元,位于所述锻炼器外壳内,与所述锻炼器微处理器连接,用于为所述锻炼器微处理器提供电源;第二无线收发器,位于所述锻炼器外壳内,与所述锻炼器微处理器连接,用于向所述控制器的第一无线收发器发送第二无线信号,并接收所述第一无线收发器发送的第一无线信号;锻炼器微处理器,位于所述锻炼器外壳内,用于控制产生用于提高骨盆肌肉弹性的刺激脉冲;刺激接触环,位于所述锻炼器外壳外,用于将所述刺激脉冲传递给所述骨盆肌肉。
其中,所述刺激接触环由不锈钢制成。
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产生不同频率的脉冲信号,刺激骨盆肌肉,可以有效提高骨盆肌肉弹性,对骨盆肌肉进行锻炼,进而治疗尿失禁等疾病。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路结构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肌肉锻炼器产生的脉冲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都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大都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50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