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机称重控制箱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04973.2 | 申请日: | 2008-03-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550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1 |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峰;张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旭峰;张钦 |
| 主分类号: | G01G23/00 | 分类号: | G01G23/00;G01G17/00;G05B19/04;B65B1/3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4803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机 称重 控制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状物料灌装称重控制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微机称重控制箱。
背景技术
目前,我们所用的粉状装物料灌装机处于高浓度的粉尘环境中,静电场已经很强,近年来随着节能技术推广运用,滑差调速电力拖动系统逐步被变频器驱动取代,增加了电控箱环境的谐波干扰;面板上安装机械接触式开关进行控制操作,形成了进入箱内的粉尘隙道和屏蔽缺口,造成粉尘沉积在电路板和电子元件上,影响电子设备正常工作;同时以前电控箱采取的是积木式插件板结构,元器件分散,引线接点多,容易产生接触不良,导致软故障时有发生;控制器电源供电方式是由滑轨和刷握进行接触传导,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振动,容易产生接触不良并产生高频杂波和高次谐波,由变压器降压组成常规模拟整流滤波电路,不能很好的抑制杂波和谐波干扰(别的场合用稳压电源解决,而此环境不能使用稳压器),而且变压器耗能,其热耗使箱内温升造成恶性循环;以上各种情况都是导致电控箱工作失灵和工作不稳定的因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微机称重控制箱,其采用了开关电源换能技术,防电磁、防静电干扰措施,元器件布置合理、设计紧凑,面板操作按键全部电子化,减少了若干接点和引线,功能强化而整机能耗降至仅6W左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微机称重控制箱,包括中央处理器U1、电源变换电路A、电子开关启动电路B、模拟信号处理电路C、数字信号处理电路D和输出功率转换控制电路E,所述中央处理器U1分别连接电源变换电路A、模拟信号处理电路C、数字信号处理电路D和输出功率转换控制电路E,所述输出功率转换控制电路E连接电子开关启动电路B,所述电源变换电路A与数字信号处理电路D相连。
电源变换电路A包括滤波插座CZ5,变频调压稳压器UA、UB和集成块U14,所述滤波插座CZ5分别连接变频调压稳压器UA和UB,所述集成块U14连接变频调压稳压器UA。
本实用新型的微机称重控制箱的工作电源由滤波插座CZ5引入,初滤后再经两级开关电源换能转换。现场供给电源经能在(90-264V)较大范围内波动而有稳定输出的开关电源输出V2、V3、V4,分别接到模拟输入检测回路和输出控制回路及启动回路,V1经U14再次调压稳压后供给中央处理器及相关回路用。
所述电子开关启动电路B包括按键KN、KO、三极管Q2、Q4、继电器ZJ2、ZJ4,所述按键KN、KO分别连接三极管Q2、Q4的基极和发射极,按键KN分别连接继电器ZJ2和ZJ4。
按键KN闭合时,电源经Zj4的一对触点使三极管Q2导通,继电器ZJ2吸合,接通工作电源。按键KO闭合时,三极管Q4导通,继电器ZJ4吸合而断开机内电源。
所述模拟信号处理电路C由二级放大器U5、U6,调节电位器W1、W2和模拟转换电路U7等组成,所述二级放大器U5的4脚和5脚分别连接二级放大器U6的4脚和6脚,所述二级放大器U5的2、3脚连接插件CZ2,所述二级放大器U5的6脚连接模拟转换电路U7的14脚,所述二级放大器U5的1脚和8脚之间连接有可调电阻器W1,所述二级放大器U5和U6的4脚与模拟转换电路U7之电源间连接有可调电阻器W2。
由力电转换而来的传感器模拟信号经接插件CZ2接入二级放大器U5的输入端,并由可调电阻器W1、W2进行标定调节,经放大的信号送到模数转换电路U7的输入端,处理后的信号由输出端送至U1的数据口(A12-A15)进行处理。
所述的数字信号处理电路D包括光电隔离块U9、U10、U11和集成块U4,所述并联的光电隔离块U9、U10、U11分别连接触发器U4。
外部开关K1、K2、K3—K6信号由CZ3接口输入,经电阻R02、R03、R4、R5、R6、R7、R8组成电路分压,经光电隔离块U9、U10、U11光电隔离后送触发器U4整形后,分别送到中央处理器U1的数据P0.0-P0.4端口进行综合处理。
所述输出功率转换控制电路E包括缓冲器U8、光电隔离器U12和U13,所述光电隔离器U13连接缓冲器U8,所述光电隔离器U12与U13并联。
中央处理器U1按程序要求综合处理后发出相关量的信号由CZ1送显板经U15处理后驱动U16-U22实时显示,发出的控制信号由U1的P1.1口经R21、三极管Q5、缓冲器U8处理后经光电隔离器U12、U13驱动由R261、R251、Q1、Q2组成的放大器控制继电器执行功率放大并经CZ4接口输出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旭峰;张钦,未经张旭峰;张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49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排双列的三极管引线框架版件
- 下一篇:地震灾后房屋裂纹断口的深度检测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