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针织机纱嘴驱动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004849.6 | 申请日: | 2008-03-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650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 发明(设计)人: | 吴宇芯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宇芯 |
| 主分类号: | D04B35/00 | 分类号: | D04B35/00;D04B3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3000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针织机 驱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织机械的部件,尤其涉及一种包括基座、顶杆和驱动装置的针织机纱嘴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纺织机械尤其是针织机,在针织过程中,随着花色的变化需要更换不同颜色的纱线,纱嘴驱动机构应运而生。现有针织机的纱嘴驱动机构,包括很多进口的德国、日本产针织机,其结构一般是将顶杆置于基座上的导向槽内,顶杆在导向槽内滑动时,顶杆与导向槽的侧壁接触;而其顶杆的限位依靠顶杆的两个侧面与在顶杆的一个侧面所开的凹槽的两个侧面的接触;顶杆的复位弹簧一端插入导向顶杆的一个顶端的孔内,其另一端插入基座上的导向槽底部的孔内;对于顶杆的驱动采用栓柱型电磁铁驱动跷跷板式拨块的一个拨爪带动跷跷板式拨块转动,跷跷板式拨块的另一个拨爪转动再驱动顶杆在导向槽内滑动的方式,跷跷板式拨块的两个拨爪的中心在同一条直线上。
现有的这些针织机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其纱嘴驱动机构存在以下缺陷:1)由于顶杆与导向槽的侧壁接触,容易使基座上的导向槽磨损而引起基座报废,从而使整个纱嘴驱动机构报废;2)由于顶杆的复位弹簧一端插入导向顶杆的一个顶端的孔内,其另一端插入基座上的导向槽底部的孔内,顶杆的复位导向性差,易因歪斜而卡死引起故障的同时也加剧了顶杆与导向槽磨损;3)由于跷跷板式拨块的两个拨爪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要求栓柱型电磁铁的栓柱中心线与顶杆的中心线平行,这样在两个相互平行的方向上所占安装空间过大;4)其顶杆的限位依靠顶杆的两个侧面与在顶杆的一个侧面所开的凹槽的两个侧面的接触,因限位接触面积过大,而使在顶杆的一个侧面所开的凹槽的尺寸相应增大,从而削弱了顶杆的强度。上述缺陷直接导致了其制造、安装、维修工艺复杂,使用中磨损较大,故障发生率较高,且因顶杆与基座在工作中不断摩擦,相互间不断磨损、间隙越来越大,使其加工精度不断降低,最终导致基座整体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顶杆与基座在工作中不发生直接摩擦、相互间不产生磨损、加工精度高,且使用寿命长的针织机纱嘴驱动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针织机纱嘴驱动机构,其包括基座、安装于基座上的导向槽内的顶杆和顶杆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架设在该导向槽内,且在沿该导向槽移动的过程中与该导向槽无直接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顶杆的顶端可滑动地置于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的顶杆导槽板内,顶杆导槽的宽度小于导向槽的宽度;所述顶杆的尾端固定连接有销钉,该销钉外穿套有弹簧且其尾端与弹簧固定片上的小孔间隙配合,所述弹簧固定片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顶杆挡板的边凸块和其中间凸块分别嵌入所述顶杆的两个边凹槽内。
上述方式在延长使用寿命的基础上,同时因销钉外穿套在弹簧内增强了导向性从而避免卡死现象;由于顶杆挡板的边凸块和其中间凸块分别嵌入所述顶杆的两个边凹槽内,相对现有的中部开有较大凹槽的顶杆来说,顶杆强度高。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顶杆驱动装置包括电器驱动部分和传动部件,所述电器驱动部分包括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的电磁铁座和栓柱型电磁铁,该栓柱型电磁铁固定在所述电磁铁座内,所述传动部件为跷跷板式拨块,该跷跷板式拨块通过孔与固定连接于所述基座上的轴间隙配合;该跷跷板式拨块的一个拨爪插入所述顶杆的拨槽内,其另一拨爪与所述栓柱型电磁铁的一端栓柱相抵靠;该跷跷板式拨块的两个拨爪之间大约成90°夹角。
如此,可以使栓柱型电磁铁的栓柱中心线与顶杆的中心线基本相互垂直地安装,节省了在顶杆的中心线平行方向的安装空间且可与主体分离装卸,便于维修和操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的销钉下部与所述基座还固定连接有感应装置。一旦顶杆被卡死,感应装置会发信号给控制机构,进行停机维修。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基座上还固定安装有L型固定板,便于维修更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基座由铝合金材料精铸而成,所述的顶杆、顶杆导槽板、弹簧固定片和顶杆挡板由硬质合金钢制成。将基座的磨损降到最低,整个纱嘴驱动机构的使用寿命最大限度地延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上述独特的结构,决定了其具备制造、安装、维修工艺简单,使用中基座不发生磨损、顶杆磨损较小、故障发生率较低、加工精度不须太高,并且不会导致基座整体报废,维修维护成本大大降低。因而,其明显达到了现有技术中同类机构所不能达到的性能,并完全克服了其所存在的缺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宇芯,未经吴宇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48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CTS保护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倍半碳酸钠和一水合碳酸钠的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