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除湿机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04651.8 | 申请日: | 2008-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321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发明(设计)人: | 张诺林;左路客;郭同煜;梁增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意大利德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2 | 分类号: | F24F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双皓 |
地址: | 意大利*** | 国省代码: | 意大利;IT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湿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调节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除湿机。
背景技术
除湿机是一种能够调节空气湿度的产品,总的来说,除湿机通过以下方式减小房间的湿度:吸收房间中的潮湿空气,使潮湿空气通过具有冷凝器和蒸发器的热交换器,以便从空气中去除湿气,再将处理后的干燥空气排出机外。除湿机内设置有制冷剂管道,制冷剂在管道和热交换器中循环流动。就是说,除湿机通过在蒸发器处使液体制冷剂蒸发而从周围的空气中带走热量,即,当制冷剂蒸发时,蒸发器的温度降低,空气经过蒸发器进行热交换,空气温度也降低。此时,空气中的水蒸汽产生冷凝现象,形成冷凝水,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空气即成为经过处理的干燥空气。
现有技术中的除湿机,包括有壳体、设在壳体上的进风栅格和出风栅格,设置在壳体内腔中的风扇系统和制冷系统。室内的空气从除湿机后部的进风栅格吸入,经过蒸发器的冷凝器热交换后,再从除湿机前部或顶部的出风栅格排出。由于出风栅格安装在除湿机壳体的前部或顶部,因而在工作状态下,经过热交换后的干燥空气将直接吹向用户,造成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感到不舒适。同时,进风栅格位于除湿机后部,因此除湿机放置时,后部必须预留足够的空间,确保空气能够顺畅地进入除湿机,占用空间大,使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湿机,机子可以靠墙放置,甚至可以挂在墙上使用,灵活方便,不会造成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感到不舒适。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除湿机,包括有包围成柜状的壳体、设在壳体上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设置在壳体内腔中的风扇系统和制冷系统,其中,所述进风口设置在壳体的侧部,所述进风口的外轮廓的最后端位于壳体后壁面上;所述进风口采用纵向分布结构,即,进风口的高度方向的尺寸大于宽度方向的尺寸;所述进风口靠近壳体的顶部设置。
所述进风口设置在壳体的两侧;壳体的两侧壁面与后壁面连接处,采用圆角过渡结构;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圆角过渡区域。
所述壳体包括位于正面的前面板,所述前面板的正面部分,分为左、中、右三个区域,其中左、右区域为朝向后方倾斜的平面或弧面;所述除湿机包括两个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设置在前面板两侧的左、右区域上;所述出风口采用纵向分布结构,即,出风口的高度方向的尺寸大于宽度方向的尺寸。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改变除湿机的进风和出风方式,即除湿机的进风口和出风口都在两侧,由两侧进风,而不是象传统的样子由前后或者上面进出风,除湿机使用时可以靠墙放置,甚至挂在墙上,占用空间小,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除湿机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除湿机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除湿机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除湿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除湿机的背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潮湿空气,2、处理过的空气,3、干燥空气,4、蒸发器,5、冷凝器,6、电机,7、风叶,8、过滤网,100、壳体,101、进风口,103、出风口,200、前面板,201、水位显示窗口,202、操作面板,300、后壳。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除湿机,如图1、2、4、5、6所示,包括有包围成柜状的壳体100、设在壳体100上的进风口101和出风口103,设置在壳体内腔中的风扇系统和制冷系统,其中,所述进风口101设置在壳体100的侧部,所述进风口101的外轮廓的最后端位于壳体100后壁面上;所述进风口101采用纵向分布结构,即,进风口101的高度方向的尺寸大于宽度方向的尺寸;所述进风口101靠近壳体100的顶部设置。
所述进风口101设置在壳体100的两侧;壳体100的两侧壁面与后壁面连接处,采用圆角过渡结构;所述进风口101位于所述圆角过渡区域设置。
所述壳体包括位于正面的前面板200,所述前面板200的正面部分,分为左、中、右三个区域,其中左、右区域为朝向后方倾斜的平面或弧面;所述除湿机包括两个出风口103,所述出风口103设置在前面板200两侧的左、右区域上;所述出风口103采用纵向分布结构,即,出风口103的高度方向的尺寸大于宽度方向的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意大利德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意大利德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46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将自动离开办公室电子邮件响应限制于配置区域的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半导体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