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板件收放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03687.4 | 申请日: | 2008-0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38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 发明(设计)人: | 陈辉明;陈建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辉明;陈建荣 |
| 主分类号: | H05K13/02 | 分类号: | H05K13/02;B65G47/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俊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板件收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化机械,尤其涉及一种可快速收取、存放板件的板件收放装置。
背景技术
基于生产效率化以降低成本的原则,目前生产印刷电路板或相关板件时均以自动化机械来完成。生产前述板件时,一般是由输送机将制造过程中的板件运送到特定位置后,再由板件拾取装置将板件拾起后再转送到收板装置存放,以待下一制造过程使用。
所述现有技术中的接板与收板装置,是一种利用气压或油压控制的机构;例如,气压真空吸盘是一种普遍被使用的板件拾取装置,其类似一种机械手臂,当板件被输送到预定位置时,该机械手臂会将具有多个吸盘的基座移位到该板件所在的位置,然后通过气压或油压控制基座下移,使吸盘接触到板件,再利用气压设备的运作使吸盘形成真空产生吸力以吸附板件,随后机械手臂将基座上移,并将板件移送至收板装置存放,以待下一制造过程的利用。
前述现有技术中的收放板装置固然具有自动化生产的流程,然而,由于机械手臂是以多次直线往复运动的方式来运作,而输送机则是在一条直线上不断地将板件输送而来,故输送机与机械手臂之间的运作存在着时间差,使得速度较快的输送机必须配合速度较慢的机械手臂,以致于影响了整体的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件收放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利用机械手臂配合吸盘拾取板件,导致作业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板件收放装置,包括一输送机,
还包括:
一接板机与一收板机,所述接板机设于输送机的行程后端,所述收板机设于接板机的行程后端;
所述接板机具有以一中心轴同心串设的多个接板轮与顶出轮,所述接板轮与中心轴固定,其圆周设有等角度且放射状设置的多个隔板,相邻两隔板之间的接板轮上设有可插入板件的接板槽;所述顶出轮活动的设于中心轴上,且相对于该中心轴呈偏心设置;
所述接板机的中心轴通过链条连接一转动装置;
所述顶出轮通过皮带连接一皮带轮;
所述收板机,具有一用来接收从所述接板机输送而来的板件的收板架,在该收板机后端设有一靠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板件收放装置中,所述接板轮与顶出轮呈相互间隔地设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板件收放装置中,所述接板机的中心轴通过链条连接的转动装置包括:
一马达,该马达具有一主动链轮;以及
一惰链轮;
所述中心轴设有被动链轮,该被动链轮通过至少一链条连接至设在马达上的主动链轮与所述惰链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板件收放装置中,所述顶出轮通过皮带连接的皮带轮与惰链轮同心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板件收放装置中,所述收板架的两侧设有可向收板架中心移动的拍板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板件收放装置中,所述收板架的端部相对内侧设有具有弹性的缓冲块。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板件收放装置中,所述收板机的前端设有一可向收板机后端移动的推杆。
本实用新型中,利用旋转式的接板轮来接取板件,使得从输送机源源不断输送而来的板件可以被持续旋转的接板轮拾取,然后再旋转送到收板装置,从而提升板件拾取的速度。
另外,板件在进入收板架前设有拍板器,当接板轮将板件输送到收板架时,得以先由拍板器将板件拍击定位后再依序放入收板架内,除了使生产效率提升之外,也能更整齐地收存板件。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能适合多种尺寸的板件拾取,所述接板轮与顶出轮呈相互间隔地设置;因此,大尺寸的板件可以接触到较多的接板轮而被拾取,较小尺寸的板件则接触到较少的接板轮以拾取。
本实用新型中,设于收板架的拍板器设有用来和板件接触的缓冲块,在对板件拍击时仅会对板件形成定位效果,而不会造成板件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板件收放装置及板件在输送机上被输送的侧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板件收放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板件收放装置的接板轮将板件拾起的动作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板件收放装置的接板轮将拾起的板件翻转至接近收板架,且顶出轮将板件顶出接板槽而落至隔板,并完成拍板定位的动作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板件收放装置将板件由隔板移至收板架后的动作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板件收放装置利用推杆使板件移至收板架内侧的动作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输送机 11输送滚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辉明;陈建荣,未经陈辉明;陈建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36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在医疗器械表面固定抗体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血管内加热的输液装置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