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计次扩胸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03682.1 | 申请日: | 2008-0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83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 发明(设计)人: | 杨莲传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莲传 |
| 主分类号: | A63B21/055 | 分类号: | A63B21/055;A63B7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计次 扩胸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扩胸器。
背景技术
持续的重量训练,不但可以帮助使用者锻炼肌肉,使肌肉组织结实强壮之外,更可增强体力、修饰肌肉线条,且可避免因肥胖所造成身体机能上的问题。而以身体基本训练部位的肩、背部肌群以及扩胸而言,使用扩胸器就可以达到显着的效果。
现有的扩胸器主要包括数个长条形的弹性件以及分别连接于各弹性件二端的握把,以供使用者分别施以反向的力量在二握把上时,克服弹性件回拉的力量,使弹性件拉长,以达到肌肉锻炼的效果,并增加肌耐力。
然而,当使用者在进行肌肉锻炼时,常以快速的动作拉伸弹性件,或专心致力在施力的动作,而无暇计算拉伸扩胸的次数。因此,常无法取得训练比较的标准,以精确控制而循序渐进的达到锻炼目标。
有鉴于此,为了改善上述的缺点,使计次扩胸器不但能达到肌肉锻炼以及雕塑的效果,且可精确计数,以取得训练比较的标准,达到循序渐进的锻炼目标,实用新型设计人积多年的经验以及不断的研发改进,遂有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计次扩胸器,凭借于可相对移动的滑座以及第一握把的滑座上设有一计数组件,第一握把上设有一拨动件的结构,俾能供使用者拉伸弹性件,以拉动滑座时,可使拨动件触压计数组件,进行计次动作,以做为训练比较的标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计次扩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滑座,以相对移动的方式连结在一个第一握把上,所述的第一握把设有一拨动件;
数个弹性件,任一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一个第二握把,另一端连结滑座;以及
一计数组件,是结合在滑座上,所述的计数组件与拨动件接触;以在使用者由二握把反向施力而拉伸弹性件时,可使第一握把的拨动件相对于滑座移动,以触压计数组件,进行计次。
实施时,所述的滑座上设有一穿孔,以供第一握把的拨动件穿过后,触压计数组件。
实施时,所述的计数组件包括一计数器、一扣件以及一上盖,所述的计数器是连结在滑座上方,所述的计数器设有一按钮,而所述的扣件是枢接在上盖上,所述的扣件的一端与拨动件接触,扣件的另一端与按钮保持一定间距,以在拉动弹性件以及滑座时,使拨动件抵压扣件,并使扣件转动而按压按钮,以进行计次。
实施时,所述的滑座的一端设有数个定位槽,供分别定位数个弹性体,所述的弹性体的一端是抵压在第一握把的一端内侧。且所述的滑座的二侧分别设有一第一轨道,第一轨道上设有一限位部,而第一握把的二侧分别设有一第二轨道,第二轨道上设有一导引部,所述的第一、二轨道相互配合,所述的导引部与限位部相互配合,以使滑座可相对于第一握把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可在拉伸弹性件时,产生计数的动作,精确计算使用者扩胸的次数,以做为训练比较的标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元件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图示意;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滑座的立体外观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上盖的立体外观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附图标记说明:计次扩胸器1;第一握把2;第二握把2’;第二轨道21;导引部22;开口23;拨动件24;滑座3;定位孔31;穿孔32;定位槽33;弹性体34;第一轨道35;限位部36;计数组件4;计数器41;按钮411;显示萤幕412;扣件42;圆孔421;枢轴422;上盖43;凸耳431;轴孔432;盖板5;弹性件6。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第1~5图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计次扩胸器1的较佳实施例,包括第一、二握把(2、2’)、一滑座3、一计数组件4、一盖板5以及数个弹性件6。
所述的第一握把2是呈四方框形,其后端部可供使用者握持,第一握把2的二侧部的相对内侧面分别设有一矩形凸起,做为第二轨道21,所述的第二轨道21上设有一凸块,做为导引部22。又,所述的第一握把2的前端部设有一长形开口23以及由前端部的内侧面向后凸出的长形拨动件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莲传,未经杨莲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36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