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固定待充电设备的充电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01502.6 | 申请日: | 2008-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98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明 |
主分类号: | H01M10/44 | 分类号: | H01M1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长龙 |
地址: | 100089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充电 设备 充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充电器相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固定待充电设备的充电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充电器为了在充电时仍能够将待充电设备放在便于使用者拿到的地方,其充电线缆都做的很长,虽然在家庭内因为有接线板以及充电器平常无需从线板拿下,故使用时比较方便,但在外出时充电器较长的线缆为外出旅行增加了负担,而外出的很多地方只会有插座而不会有接线板,使用充电器为这些待充电的电子设备充电时,设备的放置就成了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可固定待充电设备的充电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固定待充电设备的充电器,包括充电器本体和导线,所述导线的一端设置有输出接口,所述充电器本体的背侧还连接有可翻折的挡板。
所述挡板的底部边缘可与所述充电器本体插接固定。
所述挡板的底部边缘开与所述充电器本体铰接连接。
所述充电器本体的背侧和所述挡板之间还可连接有弹性连接件。
所述弹性连接件可为弹簧或橡筋带。
所述充电器挡板和充电器背侧都可设置有磁体,或其中一个设置有磁体,另一个设置有导磁性材质。
所述充电器本体的背侧或/和挡板上可设置有摩擦片。
所述充电器本体中可设置有发条弹簧,所述导线的另一端与所述发条弹簧相连。
所述充电器本体的侧面可设置有镂空的线槽。
本实用新型通过挡板和充电器本体相组合,将待充电设备放置在充电器本体背侧安装的挡板和充电器之间,更有利于待充电设备的安放和充电,极大方便了消费者在外时对所携带电子设备的充电。此外,所述充电器本体的侧面设置有镂空的线槽,所述充电器本体中设置有发条弹簧,使得导线在不使用时,也可以嵌入到充电器预留的线槽内或者收纳到充电器内部,使充电器的外观更加简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采用实施例一的使用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采用实施例二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充电器本体11、挡板14和导线,所述挡板14的底部边缘和所述充电器本体11的背侧相铰接,所述充电器本体11背侧通过设置弹簧13和挡板14相连,当翻开所述挡板14后可以将待充电设备15放在挡板14和充电器本体11之间,通过所述挡板14承托所述待充电设备15,并借助弹簧所产生的拉力将待充电设备14和充电器本体11固定在一起,充电器本体11和挡板14上都附着有高摩擦力材料制成的摩擦片12,在充电器本体11和待充电设备15结合时增加其间的摩擦力,防止所述待充电设备15滑落。所述弹簧采用橡筋带替代,也可产生相同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二如图2中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充电器本体11、挡板22和导线,挡板22可以和充电器本体11相分离,通过所述充电器挡板22的底部边缘与充电器本体11通过连接槽23插接固定,所述充电器挡板22使用导磁性材质,充电器背侧上有磁体21,不使用时可以把挡板22吸附在充电器背侧。使用时翻开所述挡板,并将所述挡板22的底部边缘嵌入充电器本体上的连接槽23内,使得挡板和充电器之间形成一个夹角,可以将待充电设备15放在挡板22上,固定在充电器本体11和挡板22之间,充电器和挡板上都附着有高摩擦力材料制成的摩擦片12,在充电器和待充电设备结合时,也起到增加其间的摩擦力的作用。
所述充电器本体的侧面设置有线槽,所述充电器上的导线26可以在不使用时嵌入在充电器本体上的线槽24内。所述充电器本体中设置有发条弹簧,所述导线的一端与所述发条弹簧相连,导线在发条弹簧的拉动下缩回至充电器本体11中,另一端的输出接口在不使用时也可以嵌在充电器壳体为输出接口预留的空间25内。使用时将输出线缆和输出接口25拉出后连接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接口即可,减少了充电器的线缆长度。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固定待充电设备的充电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明,未经李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15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抹布
- 下一篇:智能待机节电插座的单片机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