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管测试平台的改进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01038.0 | 申请日: | 2008-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972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文;陈次郎;游本懋 | 申请(专利权)人: | 致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G01N25/18;G01M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管 测试 平台 改进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管测试平台,尤指一种可降低温度感测器、温度感测线磨损问题且温度感测线的末端可相互分离以提高测试效率,以及检测件更换方便的热管测试平台的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电脑的使用是相当的普遍,且电脑的速度越来越快,CPU耗电量也越来越大,故散热的问题也相对的重要,传统的散热方式大多是使用散热鳍片进行散热,但其散热鳍片的散热效果有限,故许多业者已逐渐使用热管进行散热。
热管内部是接近真空状态,而其管材内壁衬以易吸收作动流体的多孔质毛细结构层,且在热管内具有流体,其中有90%的水分,其中则是增加热传导的添加物,而其工作原理是当蒸发段吸收热量使蕴含在毛细结构层中的液相作动流体蒸发,并使蒸汽压升高,而迅速将产生的高热焓蒸气流沿中央的通道移往压力低的冷凝段散出热量,凝结液则凭借毛细结构层的毛细力再度返回蒸发吸收热量,如此凭借作动流体相变化过程中吸收与散出大量濳热的循环,进行连续性的热传输,以致热管可在温度几乎保持不变的状况下扮演快速传输大量热能的超导体。
又,一般热管在制造完成后,为确保多量制成热管品质的好坏,都需先对热管进行热传量的检测工作,以有效确保热管的散热品质。
请参阅图1与图2所示,是现有热管检测装置的立体外观图与实施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所述的检测装置1具有一测试台11,所述的测试台11下贴附有发热元件12与散热元件121,且在所述的测试台11上凹陷有测试沟槽111,而其测试方法是将连接于温度显示仪表13上所连接的温度感测线131摆设在测试沟槽111上,而后将待测热管14紧压贴附在温度感测线131上,且同时摆设在测试沟槽111内进行测试所述的待测热管14的加热端141与散热端142的温度差异,或将其待测热管14放置在测试沟槽111后,再放置温度感测线131在所述的待测热管14上,上述现有技术所测试出的热传量不准确,且所述的温度感测线131容易因过度紧压而断裂。
请参阅图3所示,是另一现有热管检测装置的立体外观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所述的检测装置2具有一测试台21,所述的测试台21下贴附有发热元件22,且在所述的测试台21上凹陷有测试沟槽211,并在所述的测试台21上端设有可升降的检测件212,以经由所述的检测件212重复升降进行检测在测试沟槽211内的待测热管23,上述现有技术的检测件212如损坏时,需将所述的检测件212拔除进行维修,故所述的检测装置2需长时间停止检测,直至所述的检测件212维修完毕。
因此,要如何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与缺失,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设计人与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管测试平台的改进结构,可降低温度感测器磨损问题且温度感测线的末端可相互分离以提高测试效率,而且检测件更换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热管测试平台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试平台包括有:
一固定座,所述的固定座设有测试台,所述的测试台上设有定位槽;
一第一升降座,所述的第一升降座是设在固定座一侧上缘,且所述的第一升降座设有一以扣件扣合的第一检测件,所述的第一检测件内设有至少一温度感测器;
一第二升降座,所述的第二升降座是设在固定座另一侧上缘,且所述的第二升降座设有一以扣件扣合的第二检测件,所述的第二检测件内设有至少一温度感测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可针对现有检测装置所存在的温度感测线容易因过度紧压而断裂与检测件如损坏时,需将所述的检测件拔除进行维修,故所述的检测装置需长时间停止检测,直至所述的检测件维修完毕的问题点加以突破,达到可解决温度感测线因过度紧压而断裂与可经由扣件快速更换其第一检测件与第二检测件,以解决在毁损时需长时间停止检测动作的实用进步性。
2.本实用新型使所述的温度感测器触碰在待测热管上时,可经由弹性元件产生一缓冲的力量,以降低温度感测器与温度感测线因多次触碰待测热管的磨损问题,而同时保有定值的接触压力,减少因接触压力变化产生的温度测量误差。
3.本实用新型可经由一插件导通于温度显示仪器,而所述的两温度感测线相互分离时可令所述的第一检测件与第二检测件在未触碰待测热管时,其两温度感测线在所述的温度显示仪器上不显示其本身的温度,可有效增加在侦测待测热管温度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致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致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10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冷媒循环并用型机房专用机的自力式三通阀
- 下一篇:一种关机消亮点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