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向进气枪型气动起子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000842.7 | 申请日: | 2008-03-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529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8 |
| 发明(设计)人: | 李纯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之岚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B21/00 | 分类号: | B25B2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枪 气动 起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枪型气动起子构造做改良,尤指一种在操作使用上能依工作型态的不同选择使用连结气动起子的进气方向,以使生产线上具有空间使用上的变化与灵活性。
背景技术
一般枪型气动螺丝起子,均是利用按压方式(即下压或放松)来控制起子内部的马达组的启动或停止动作,其传动方式则是采用齿轮组为主动件,故内齿不会转动,由齿盘带动上、下离合器,扭力大小是由扭力弹簧的松紧夹来控制,当扭力达设定值时马达组及齿轮组继续转动,但下离合组(被动件)及起子头不转动,再把板手放松马达组及齿轮组停止转动,如此就可完成螺丝锁付的动作。
但在整个气动起子的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对所有螺丝的锁附作业中必须一一重复将气动起子做启动、下压与放松的连续动作,方能达锁附效用,尤其在确认螺丝锁紧一节,是处于攸关螺锁作业精确性与品质的决定性地位,但上述操作方式往往因操作人员长时间反复施作,导致疲劳程度剧增,不仅费时费力,又大大降低气动起子的实用性与便利性,更无法有效提升整体的工作效率。
综观现有技术的气动起子工具虽能提供较人力方式螺锁更为便捷的作业模式,但实际操作上却仍存有相当多的问题与缺点,是以如何改良并进一步提高气动起子的实用性与便利性,实为本案所探讨的范畴所在。
有鉴于此,发明人凭借着长期对气动工具的研究及融会贯通的构思,经不断苦思研究、试作,进而创作出此一更便利又实用的“三向进气枪型气动起子”,期能供业界方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三向进气枪型气动起子,主要是提供多种进气方向,并搭配气动起子的下压动作或其板机组的扣压,以控制马达组开启运转成待机状态,以利锁附作业进行,藉此得依据操作人员的习惯、需求或现场摆设,选择最适合的进气方向并连结气压源,以达到生产线上拥有多种进气方向变化,令使用空间更灵活。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改良三向进气枪型气动起子的组成包括:
一握柄部,内设有一第一通道,且一端连结有一第一气嘴及一与气压源做快速连接的螺接件,另一端连通有一第四通道;
一连接部,为连结有中空的第一套筒及第二套筒,其中空内部至少设有如马达组、齿轮组、传动组、扭力组等单元;
一枪尾部,穿设有一呈纵向的第二通道、一呈横向的第三通道,于第二通道内设有一第二气嘴,于第三通道内设有一第三气嘴及一螺接件,又第二通道、第三通道是汇整后与前述第一通道成相通连型态;以及
一板机组,利用按压与放松来操控第四通道的开启与关闭,以控制高压气体进入气动起子内。
应用本实用新型可取得如下有益效果:
1、多方向的进气功能,令生产线同时拥有三种不同进气方向的变化,令使用空间更灵活。
2、板机组的闭锁功能,除了利用直接下压方式启动待机,更能利用板机组上的插销达到固定维持马达组运转的待机状态,使气动起子能依需求选择操作方式,可提升锁附螺丝的生产品质。
3、整体流线造型的枪型本体,以及经由轻量化的减重处理,使气动起子的重量比一般同型产品轻25%。
4、以铝合金材质制成的枪型本体外部适位包覆有软性橡胶材制成的握把,能提升耐用、耐磨性及舒适的握持感。
有关本实用新型其他目的、结构特征及达成功效,将通过以下所举的较佳实施例配合图式做一详细说明;请参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气动起子整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气动起子整体组合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气动起子内高压气体流动方向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气动起子;10-枪型本体;11-握柄部;111-第一通道;112-第一气嘴;113-螺接件;114-握把套;115-底套;116-第四通道;12-连接部;121-第一套筒;122-第二套筒;123-第一套环;124-第二套环;125-第一侧握把;126-第二侧握把;127-吊环;13-枪尾部;131-第二通道;132-第三通道;133-切换开关;134-第二气嘴;135-弹簧;136-第三气嘴;137-螺接件;14-板机组;141-穿孔;142-插销。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之岚机械工业有限公司,未经美之岚机械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08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化感应龙头电磁阀安装基座及其组件
- 下一篇:改进的风扇设计及操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