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叠自行车的牵引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00793.7 | 申请日: | 200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168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发明(设计)人: | 司祥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司祥培 |
主分类号: | B62K15/00 | 分类号: | B62K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203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 自行车 牵引 机构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自行车,尤其是在折叠状态下,能握住手柄,牵引整车自由行走的折叠自行车。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折叠自行车构造是在车架大梁的中部有一折叠器,在折叠状态时,车子如需做短距离移动,只能用手提起整车,行走时较为费力,搬运极不方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折叠自行车在折叠状态下移动不方便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叠自行车的牵引机构。本机构带有牵引手柄,握住手柄,可方便地拉动折叠状态下的自行车,自由移动,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被折叠器分开的车架前半部的斜梁空管内,装有一只可拉出的控制杆,杆的拉出端有一个可弯转成与控制杆呈垂直状态的牵引手柄,握住手柄,可拖动折叠车自由的移动。达到了车子折叠后便于移动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车架的前半部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杆及手柄伸出状态的各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牵引手柄弯转成与控制杆呈垂直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牵引手柄和控制杆完全推入车架斜梁空腔内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1.牵引手柄,2.手柄轴,3.控制杆,4.克嘣轴,5.拉出定位克嘣,6.折叠器,7.定位块,8.导向板,9.顶出弹簧,10.车架斜梁,11.推入定位克嘣,12.弹出按钮,13.导向套,14.控制杆支架,15.紧固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2中,牵引手柄1通过手柄轴2与控制杆3相连,在控制杆的另一端有定位块7,导向板8,及顶出弹簧9。控制杆3通过控制杆支架14与车体连接,从而装入车架斜梁10的空腔内部。控制杆支架14用紧固螺钉15固定在折叠器6上。控制杆支架14上有一导向套13,起着支撑及导向作用。在控制杆的中部,有一拉出定位克嘣5,通过克嘣轴4与控制杆连接。
当牵引手柄1和控制杆3拉出至最长状态时,控制杆上的定位块7被导向套13挡住,同时拉出定位克嘣5从控制杆内弹出,使控制杆3不能推入,从而达到定位锁紧。然后可将牵引手柄1绕手柄轴2旋转90度,使其与控制杆3垂直(如图3所示)。握住牵引手柄可拉动折叠车方便地行走。
将牵引手柄1旋转至与控制杆3方向一致时,按下拉出定位克嘣5,可将控制杆及牵引手柄一起推入车架斜梁10的空腔内部,当牵引手柄的尾端全部推入后,推入定位克嘣11将弹起,顶入控制杆的端部,使控制杆及牵引手柄不能再弹出(如图4所示)。此时可将车体展开骑行。车体折叠后,需要使用本牵引机构时,只要按下弹出按钮12,则其右端的斜面可将推入定位克嘣11顶开,在顶出弹簧9的作用下,牵引手柄1和控制杆3弹出,经控制杆拉出→拉出克嘣5的弹出定位→牵引手柄1的旋转后,本牵引机构可继续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司祥培,未经司祥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07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有可光化固化基团的低粘度脲基甲酸酯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乙烯聚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