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真空锅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00463.8 | 申请日: | 2008-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941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 发明(设计)人: | 程文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文全 |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 |
| 代理公司: | 永康市联缙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伟凯 |
| 地址: | 321300浙江省永康市五***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锅。
背景技术:
目前,以真空焖烧锅为代表的真空锅已被广泛使用。如中国专利95105423.6号便提出了一种“隔热烹调锅”。该技术方案的隔热烹调锅包括:用真空夹层壁容器形成的隔热的外容器和能自如的装在外容器内的内锅、盖在内锅上的内盖和将外容器的开口封闭的隔热外盖。其能尽量抑制锅内的热损失,利用断热后内锅的热量来焖煮食物。但其存在以下不足:由于其利用断热后内锅热量来焖煮食物,而内锅的热量仅包括内锅体和内锅体中食物自身的热量,并无其它热源继续给内锅加热,使得隔热烹调锅只具有焖烧保温的功能。对于需要其它热源继续给内锅加热进行烹饪的食物,上述隔热烹调锅达不到烹饪的食物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内锅放入真空外容器后,可继续给食物加热的真空锅。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真空锅,包括:具有真空夹层壁的外容器、装在外容器中的内锅、盖在内锅上的内盖和将外容器的开口封闭的隔热外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锅底部连接有储能板,储能板与内锅之间设有间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储能板与内锅之间设有间隔,在加热过程中,储能板的温度可达400℃以上,而装有食物的内锅一般只能在100℃左右,将带储能板的内锅在放入外容器时,储能板与内锅间具有较大的温差;内锅在放入外容器后,储能板可给内锅继续提供热量,使真空锅可对需要其它热源继续给内锅加热的食物进行烹饪。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间隔是设于储能板上表面与内锅底面间的间隙。该间隙可使储能板与内锅在加热时具有不同的温度,使储能板可达到储能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间隔是设于储能板上表面与内锅底面间的并合缝隙。当储能板上表面与内锅底面间采用并合连接时,并合缝隙也可使储能板与内锅在加热时具有不同的温度,使储能板可达到储能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间隔是设于储能板上表面与内锅底面间的隔热层。该隔热层也可使储能板与内锅在加热时具有不同的温度,使储能板可达到储能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储能板与内锅间可拆式连接。当真空锅拆下储能板时,真空锅可以利用内锅热量来焖煮食物,具有焖烧的功能。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真空锅可以有炖烧和焖烧两种功能。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储能板周边设有折边。其可防止污物从侧面进入储能板上表面与内锅底面间的间隙。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储能板上设有通孔。储能板上的通孔利于火焰加热内锅。通孔的大小、数量和形状是可根据需要进行设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储能板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蓄能板。如不锈钢合金板、铸铁板、内装导热油的金属板都可作为储能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储能板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部件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真空锅包括:具有真空夹层壁的外容器1、装在外容器中的内锅2、盖在内锅上的内盖3和将外容器的开口封闭的隔热外盖4。内锅底部连接有储能板5,储能板与内锅之间设有间隔。间隔是设于储能板5上表面与内锅2底面间的间隙6。储能板5与内锅2间通过螺钉7可拆式连接。外容器底部设有底座8。储能板上设有通孔9。储能板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蓄能板。如不锈钢合金板、铸铁板、内装导热油的金属板都可作为储能板用。
由于储能板与内锅之间设有间隔,在加热过程中,储能板的温度可达400℃以上,而装有食物的内锅一般只能在100℃左右,将带储能板的内锅在放入外容器时,储能板与内锅间具有较大的温差;内锅在放入外容器后,储能板可给内锅继续提供热量,使真空锅可对需要其它热源继续给内锅加热的食物进行烹饪。储能板上的通孔利于火焰加热内锅。当内锅拆下储能板时,真空锅可以利用内锅热量来焖煮食物,具有焖烧的功能。使本实用新型的真空锅可以有炖烧和焖烧两种功能。
图4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间隔是设于储能板上表面与内锅底面间的并合缝隙。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本实施例的储能板与内锅底面间采用螺栓并合连接,储能板与内锅底面间虽相接触,但并合缝隙也可使储能板可达到储能效果。其同样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文全,未经程文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04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将含氧化合物转化为烯烃的方法
- 下一篇:用于电梯系统中的电梯的分配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