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脊椎矫正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00137.7 | 申请日: | 2008-0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183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 发明(设计)人: | 卓文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卓文彬 |
| 主分类号: | A61F5/01 | 分类号: | A61F5/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践实 |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脊椎 矫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脊椎矫正器,尤指一种可让使用者的头、颈、肩、背及腰部利用第一、二支撑单元的枕垫支撑进行脊椎矫正,并可自行调整第一、二支撑单元的间距,以符合不同使用者的需要。
背景技术
由于现代人因工作之故,长时间坐在办公室内,若坐姿不正确或歪斜时,长时间后易造成脊椎的病变,造成腰酸背痛甚至有骨刺或退化性关节炎者的情况产生,而当脊椎发生歪斜或不正的情形影响到日常生活时时,则须就医治疗以开刀或推拿的方式予以矫正;
但是由于脊椎所连控的神经多且复杂,若以开刀方式处理时稍一不慎即可能影响到其它部位功能,造成瘫痪;而推拿方式虽然较副作用较少,但推拿时是以渐进式的按摩方式进行,故所需耗费的时间较长,且并非所有医疗院所均具有专业的推拿治疗人员,因此,往往无法让患者获得定期的治疗,而导致治疗成效不显著。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设计出一种可让患者施行自我治疗的脊椎矫正器,藉以可改善现有的种种缺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于,可让使用者躺于该第一、二支撑单元上,使其头、颈、肩、背及腰部利用进行枕垫支撑,达到脊椎矫正的功效,并可依所需自行调整第一、二支撑单元的间距,以符合不同使用者的所需。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脊椎矫正器,包含一端缘延伸有组接部的第一支撑单元,该第一支撑单元的端面中央处具有一凹槽,且该第一支撑单元端面邻近组接部的位置处具有一倾斜部,该倾斜部的二侧分别具有一凹部,而该第一支撑单元另一端具有一凹陷部,该凹陷部二侧分别具有一隆起部;以及一端面具有对接部可与组接部活动结合的第二支撑单元,该第二支撑单元的端面中央处是具有一长槽,该长槽与第一支撑单元的凹槽连通且二侧分别具有一曲弧部,并于该第二支撑单元端面远离对接部的一端具有斜面部。
其中,该第一支撑单元的组接部可为二侧具有导轨的滑块,而该第二支撑单元的对接部可为滑槽,且该滑槽的二侧可分别具有一与导轨对应套设的导槽;该第一及第二支撑单元的端面上可布设有数个凸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脊椎矫正器可有效改善现有的种种缺点,可让使用者躺于该第一、二支撑单元上,使其头、颈、肩、背及腰部利用其进行枕垫支撑,达到脊椎矫正的功效,并可依所需自行调整第一、二支撑单元的间距,以符合不同使用者的所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调整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调整状态侧视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第一支撑单元 11...组接部 111...导轨
12...凹槽 13...倾斜部 14...凹部
15...凹陷部 16...隆起部 17...凸点
2...第二支撑单元 21...对接部 211...导槽
22...长槽 23...曲弧部 24...斜面部
25...凸点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3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及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状态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脊椎矫正器,其至少由一第一支撑单元1以及一第二支撑单元2所构成。
上述所提的第一支撑单元1一端缘延伸有一组接部11,该组接部11可为二侧具有导轨111的滑块,且该第一支撑单元1的端面中央处具有一凹槽12,且该第一支撑单元1端面邻近组接部11的位置处具有一倾斜部13,该倾斜部13的二侧分别具有一凹部14,而该第一支撑单元1另一端具有一凹陷部15,该凹陷部15二侧分别具有一隆起部16,又该第一支撑单元1的端面上可布设有数个凸点17。
该第二支撑单元2一端面具有一与组接部11活动结合的对接部21,该对接部21可为一滑槽,且该滑槽的二侧分别具有一与上述导轨111对应套设的导槽211,该第二支撑单元2的端面中央处具有一长槽22,该长槽22与第一支撑单元1的凹槽12连通且其二侧分别具有一曲弧部23,并于该第二支撑单元2端面远离对接部的一端具有斜面部24,另该第二支撑单元2的端面上可布设有数个凸点25。这样,藉由上述的结构构成一全新的脊椎矫正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卓文彬,未经卓文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01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简易洗瓶子的装置
- 下一篇:直流电机碳刷活动支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