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镀镍清洗水“零排放”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00129.2 | 申请日: | 2008-0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872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 发明(设计)人: | 叶天然;王京生;周顺考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天然;王京生;周顺考 |
| 主分类号: | C25D21/20 | 分类号: | C25D21/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2600北京市大兴区枣***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洗 排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镀废液的金属回收设备,特别是一种镀镍清洗水“零排放”装置。
背景技术
电镀清洗水排放问题一直困扰电镀行业的发展,电镀清洗水中含有很多的重金属离子,由于排放不达标;其后果是一方面不达标的废水排放污染了水源,危害人类健康;另方面浪费了废水中含有的贵金属和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因此,如何解决电镀清洗水排放问题一直是本行业中的重大技术难题之一。电镀废水本身具有的特性和状态直接关系到它是否可再用和循环使用。作为电镀镀镍的废液,不但其清洗水可闭路循环使用,且清洗水中的镍离子也是可以回收使用的,金属镍是非常昂贵的金属。在镀镍清洗水中的镍金属回收方法中,通常都采用离子交换技术来回收镍离子。但是,由离子交换树脂直接将废水进入树脂层进行交换,往往使树脂在短时间内就会失效,原因是废水中的悬浮物会使交换槽内的树脂层堵塞而影响流速,或由于废水中含有油类、有机物质会污染树脂,影响树脂的交换容量。树脂一旦被累积污染,净化十分困难,可能会使树脂很快就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镀镍清洗水“零排放”装置,以避免电镀废水污染环境,回收镀镍清洗水中含有的贵金属和节约宝贵的水资源,并节约交换树脂。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按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镀镍清洗水“零排放”装置的特征是:包括水泵、生物滤料桶、滤芯桶、树脂桶和废水塔;水泵的出口与生物滤料桶的入口相连,生物滤料桶的出口与滤芯桶的入口相通连;滤芯桶的出口与废水塔相连,废水塔的出口与树脂桶的入口相通连,树脂桶的出口与后出水管相连。
在生物滤料桶内,在入口和出口之间装有生物滤料。
在生物滤料桶内装有多孔板,生物滤料装在多孔板上,水泵经送水管从上方伸入生物滤料桶内,并穿过生物滤料、多孔板,送水管的此端作为入口;生物滤料桶的出口位于上端。
在滤芯桶内的入口和出口之间,装有过滤芯。
在滤芯桶内装有隔板,将滤芯桶内隔成上、下2室,隔板上装有过滤芯,过滤芯位于下室,但过滤芯的出口伸入到上室中,前出水管的端部作为入口,从滤芯桶上端伸入到下室内。
在树脂桶内的入口和出口之间,装有交换树脂。
微孔直管从上方伸入穿过交换树脂,具有微孔的微孔直管下端作为入口。
废水塔的位置高于树脂桶的位置。
还包括再生槽、再生药剂阀门,再生槽位置高于树脂桶,再生槽的出口经药剂管与树脂桶的底部相通连,在药剂管上装有再生药剂阀门。
本实用新型装置包括3个部分,即生物过滤组件、物理过滤组件和树脂过滤组件。首先是将镀镍清洗水由生物滤料组件进行吸附过滤,然后经过包括由硅藻土烧结的过滤芯组件进行净化过滤,该过滤芯具有吸附、阻流、筛分的功能;经过上述净化处理后的清洗水成为去除了有机物细菌及诸类金属化合物、氧化物的水,给下一步的离子交换组件准备了最佳的离子交换条件;再经离子交换步骤,可将全部镍离子回收,以达到电镀废水的“零排放”。可将洗脱出来的硫酸镍全部回用到镀槽,将排出来的白水全部回用于清洗槽。本实用新型还具有树脂再生组件,由于树脂的更新净化,以延长树脂的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将电镀清洗槽内的水由水泵通过送水管送入生物滤料桶中,经生物滤料的作用,再由前出水管送入滤芯桶中,然后再经过过滤芯外表面向内施压过滤,过滤出来的水由上水管送入废水塔内。废水塔内的水向下流动,由废水调节阀门调节流量、流速,使受控的水通过微孔直管端部进入树脂桶中,并经交换树脂进行离子交换,成为可循环使用的水。然后,该可循环使用的水经后出水管排出,返送到清洗槽。
树脂再生组件的工作过程是,再生药剂由备用药泵输送到再生槽,然后通过药剂管将再生药剂穿过树脂桶中的树脂层进行脱洗,脱洗出来的硫酸镍经后出水管被回收,返回镀槽内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既可避免电镀废水污染环境,又能回收废水中含有的贵金属和节约宝贵的水资源,并延长交换树脂的使用寿命,其环保、经济意义很大。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紧凑,使用方便,成本低,收益显著;适于各种电镀废水治理用。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代号说明
01再生槽 02支撑管 03上水管 04药剂管
05送水管 06前出水管 07生物滤料 08滤芯桶
09过滤芯 10螺丝 11胶垫 12螺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天然;王京生;周顺考,未经叶天然;王京生;周顺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01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