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散热装置及其风扇装置、风扇无效
申请号: | 200810306747.4 | 申请日: | 2008-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22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查新祥;余业飞;丁俊;郭哲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1L23/46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装置 及其 风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装置,特别是指一种风扇及采用该风扇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子元件散热领域,经常采用风扇与散热器组合而成的散热装置对发热电子元件散热,如中国专利公告第CN2455044Y号所示的散热装置,该散热装置包括一散热体及一风扇,该散热体安装在一发热电子元件上方用于吸收散发该电子元件上的热量,该风扇安装在该散热体一侧用于对该散热体吹风散热。该风扇从其转子的轮毂一侧吸入气流,然后朝该轮毂的另一侧,即该散热体所在侧,吹出气流。该风扇内设置有由磁铁、铁心及线圈组成的驱动结构,导致该轮毂的体积较大,使得从该轮毂一侧吸入的气流受到限制,影响了该风扇的散热效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提供较大风量的风扇、风扇装置及使用该风扇的散热装置。
一种散热装置,包括至少一散热器及至少一风扇,该风扇安装于该散热器上,该风扇包括一扇框及一收容于该扇框内的叶轮,该叶轮用于向该散热器吹风,该扇框外设置一马达,该马达通过一皮带轮传动机构与该叶轮的转动轴连接,该叶轮在该马达的带动下转动。
一种风扇,包括一扇框及一收容于该扇框内的叶轮,该扇框外安装一马达,该马达通过一皮带轮传动机构与该叶轮的转动轴连接,该叶轮在该马达的带动下转动。
一种风扇装置,包括一风扇及一固定架,该风扇包括一扇框及一收容于该扇框内的叶轮,该风扇安装在该固定架上,该扇框外安装一马达,该马达通过一皮带轮传动机构与该叶轮的转动轴连接,该叶轮在该马达的带动下转动。
所述散热装置通过该皮带轮传动机构驱动该风扇的叶轮转动,因此,该风扇的扇框内无需设置磁铁,该风扇的叶轮中无需设置铁心与线圈等结构而大大减少了体积,可增大从该叶轮一侧吸入的风量,提高该散热装置的散热能力。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散热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图1所示散热装置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散热装置的立体组合图。
图4是本发明的散热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5是图4所示散热装置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图5中圈VI的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散热装置第三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8是图7所示散热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散热装置100。该散热装置100包括一散热器10、一马达20、一固定架30、一皮带40及一风扇50,该散热器10用于贴设在一发热电子元件(图未示)上方,该固定架30用于将风扇50固定在该散热器10的一侧。该风扇50包括一叶轮55,该马达20安装在该固定架30的顶部,该马达20通过皮带40驱动风扇50的叶轮55转动。
所述散热器10包括若干散热鳍片12、两根热管14及一导热板16。该导热板16位于该散热器10的底部用于与发热电子元件接触,该导热板16大致呈方形,该导热板16的顶部开设有两条凹槽(图未标)用于收容热管14,该导热板16的四角上穿设有四螺钉18,该四螺钉18用于将该导热板16固定在该发热电子元件所在的电路板(图未示)上。
所述散热鳍片12位于该导热板16的上方,这些散热鳍片12的中部开设有二通孔(图未标)用于收容热管16。这些散热鳍片12的顶部开设有一狭长凹槽15,该凹槽15邻近这些鳍片12顶部的一边缘,并且该凹槽15沿与该边缘平行的方向贯穿鳍片12的顶部。
所述热管14弯折成U形,每一热管14的两端分别贯穿收容于导热板16的顶部凹槽及散热鳍片12的中部通孔中,该热管14用于将导热板16上的热量迅速传导至散热鳍片12上。
所述固定架30大致为方形框架,该固定架30包括一水平顶边32及两竖直侧边36,该顶边32位于该固定架30的顶部,该两侧边36分别自该顶边32的纵向两端向下延伸。该顶边32的横向一端向下延伸出一卡扣片321。每一侧边36的下端开设有一通孔361。自该两侧边36的边缘向该固定架30的内侧延伸出两固定片37,每一固定片37的内侧呈圆弧状,每一固定片37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两通孔371。该两个固定片37的顶部抵靠在该顶边32上与卡扣片321相对的一端边缘。
所述马达20可通过焊接或粘接固定于该固定架30的顶边32上,该马达20的轴向一侧延伸出一皮带轮24,该皮带轮24位于与固定片37相同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3067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