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辊轧机辊架悬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306495.5 | 申请日: | 200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3391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发明(设计)人: | 田晨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二重集团(德阳)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1/00 | 分类号: | B21B3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世平 |
地址: | 618013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轧机 悬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冶金行业中的立辊轧机,尤其涉及一种板带材轧制中采用下传动形式的立辊轧机辊架装置。
背景技术
立辊轧机的轧辊装配在辊架中,带动轧辊旋转的减速器固定在辊架的下端,跟随辊架一起移动,辊架的上端与机架相关的配合面配合,将整个辊架及减速器悬挂在机架的横梁上。当轧辊的开口度迅速调整时,就需要装配轧辊的辊架能够快速的反应及动作,但由于整个辊架及减速器的重量均通过辊架的上端悬挂在机架的横梁上,故该辊架悬挂装置的设计,直接影响到辊架动作的响应时间及辊架悬挂安全的问题。
我国冶金行业现有的立辊轧机辊架悬挂装置有两种结构,第一种结构是在辊架的上端设置T型凸台,在该凸台的底面设置滑板,通过该滑板与机架上相配合的滑板之间的相对滑动实现辊架的移动;第二种结构是在辊架的上部设置滚动轮,通过滚动轮在机架上的滚动实现辊架的移动。
以上二种辊架悬挂装置的缺点分别为:
第一种结构:由于是滑动摩擦,辊架移动的响应时间迟滞;
第二种结构:由于辊架及与辊架相把合的减速器的重量全部由四个滚动轮的轮轴承受,当辊架和减速器的总重量过重及在轧制过程中辊架受到较大的冲击载荷时,轮轴的安全系数将大大降低,使整个设备的安全运行存在安全隐患。
在有特殊钢轧制要求的中厚板轧制生产线中,由于下传动立辊轧机的传动系统需要传递较大的扭矩,故主传动系统的结构较复杂,随之辊架及减速器的重量都会有所增加,且在设计立辊轧机辊架的悬挂方式时应做到既能满足辊架动作的响应时间又要保证辊架悬挂的安全。我国冶金行业现有的下传动立辊轧机的辊架悬挂装置均不能完全满足该轧制生产线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辊架动作响应快且可保证辊架悬挂安全的立辊轧机辊架悬挂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立辊轧机辊架悬挂装置,包括机架和辊架,辊架的上部设置有滚动轮,通过滚动轮的轮轴将辊架悬挂支撑在机架横梁的轨道支撑面上,其特征是:辊架的上部设置有滑动支撑面,滑动支撑面与轨道支撑面正对并间隔有正常工作及事故保护时的间隙值。通过设置滚动轮与滑动支撑面的复合方式将整个辊架及减速器悬挂在机架的横梁上,从而达到辊架动作响应快且可保证辊架悬挂安全的目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辊架上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凸台,滚动轮分别设置在两侧凸台的两端,滑动支撑面设置在凸台的底部。
为了方便维修和更换,提高设备的整体使用寿命,在凸台的底面设置有滑板,滑动支撑面设置在滑板的底面上。
为了提高辊架的整体强度和刚度,凸台与辊架为一个整体结构。
为了增加滚动轮与轨道支撑面的良好接触,滚动轮通过调心轴承将轮体装配在轮轴上,轮轴固定装配在辊架上,从而防止机架的轨道支撑面局部压强过大而损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其既能满足辊架动作的响应时间,又能保证辊架悬挂的安全。当轮轴受力增大到一定数值时,辊架滑动支撑面即与机架轨道支撑面接触配合,力由辊架滑动支撑面传递给机架,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由于滚轮结构较滑板结构的响应时间短,所以该结构既满足了在轧制过程中辊架的响应时间短,又避免了轮轴断裂,辊架坠落的事故发生,保证了整个设备的高效、安全运行,可广泛的用于板带材轧制中采用下传动形式的立辊轧机。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一种形式的中厚板立辊轧机辊架悬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另一种形式的中厚板立辊轧机辊架悬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立辊轧机辊架悬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立辊轧机辊架悬挂装置的局部三维仰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立辊轧机辊架悬挂装置中滚动轮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标记为:滚动轮1、凸台2、滑板3、刮板4、机架10、辊架11、轨道支撑面12、滑动支撑面13、润滑油槽14、偏心套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为现有的一种形式的中厚板立辊轧机辊架悬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这种立辊轧机辊架悬挂装置是在辊架的上部两侧设置凸台,在该凸台的底面设置滑板,通过该滑板与机架上相配合的滑板之间的相对滑动实现辊架的移动。但由于是滑动摩擦,辊架移动的响应时间迟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二重集团(德阳)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二重集团(德阳)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3064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促进部件安装的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毛叶山桐子育苗的种子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