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料压团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10306326.1 | 申请日: | 200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82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蔡德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22B1/14 | 分类号: | C22B1/14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吴无惧 |
地址: | 550004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料 压团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团机,特别涉及一种锥形螺旋加料压团机。
背景技术
我国镁工业长期以来以菱镁矿或光卤石为原料采用电解法生产金属镁,这种生产方法电效率比较低(66%~75%,大部分运行时间小于70%),电耗比较高(14390~16350kw.h/T,大部分运行时间为16000kw.h/T);同时生产流程长,投资大,生产中有氯气,污染环境。
另一种镁矿--白云石(MgCO3.CaCO3)在我国资源丰富,品质优良,产地遍及各省,用白云石生产金属镁采用硅热还原法:将煅烧后的白云石和硅铁磨成粉按比例混合压成团块,在高温真空状态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镁蒸汽,经冷凝结晶得到金属镁。硅热还原炼镁法与电解法相比,流程短、投资低、用电少、污染小。
在将白云石和硅铁磨成粉按比例混合压成团块这一工序中,工艺要求成型压力要达到150~300Mpa,目前国内对这一工序没有合适的设备可以进行批量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性能可靠,能将粉料压成需要规格的团块的加料压团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加料机、压团机及底座,所述的加料机安装在压团机的上部,加料机下端的导料嘴内设置有锥形螺旋。
所述的压团机为对辊压团机。
所述的加料机内设置有通过联轴器连接的上转动轴和下转动轴;上转动轴设置在上外壳内,下转动轴设置在锥形外壳内,上外壳与锥形外壳连接处设置有支座。
所述的联轴器上部设置有密封、滚动轴承以及轴承座;上转动轴外部设有护罩。护罩可防止粉料进入滚动轴承内。
所述的下转动轴上设置有搅拌棒。搅拌棒可防止粉料结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结构简单、工作性能可靠,能将粉料压成需要规格的团块。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加料机1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参照附图1,本发明包括加料机1、压团机2及底座24,加料机1安装在压团机2的上部,压团机2安装在底座24的上部。
参照附图2,加料机1包括导料嘴3,导料嘴3下方固定有垫板12,导料嘴上方是导料支座13,导料支座13上方是锥形外壳14,导料嘴3内装有一根装有锥形螺旋4的下转动轴5,下转动轴5上部固定有搅拌棒6,下转动轴5上部通过联轴器8连接有上转动轴7,上转动轴7外部有上外壳15,上外壳15与锥形外壳14通过螺栓与支座16固定在一起;联轴器8上部装有密封17、滚动轴承11和轴承座18,上转动轴7外部围有护罩10,上转动轴7上部安装有锥形轴承9(用来承受锥形螺旋4产生的轴向压力),锥形轴承9伸入压盖19的凹槽内并限位;上转动轴7的中部套有锥形齿轮20并固定;传动轴25装有传递锥形齿轮21的一端伸入上外壳15内,传递锥形齿轮21与锥形齿轮20啮合传动;传动轴25装有二个滚动轴承22,传动轴25及滚动轴承22装在传动轴支座23内,传动轴支座23分别与上外壳15的顶部和支座16通过螺栓固定;上外壳15顶部安装有进料口26。
加料机1安装在压团机2上方的方式:将导料嘴3伸入压团机2的内部后,利用加料机1的导料支座13将加料机1固定在压团机2上方。
使用时,启动加料机1和压团机2的发动机,粉料有加料机的进料口26加入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未经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3063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