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箍无效
申请号: | 200810306203.8 | 申请日: | 200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93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包荣谋;胡尕磊;王德兵;汪志伟;刘继中;邢建龙;欧俊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2/20 | 分类号: | F16B2/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箍,尤其涉及一种手动旋紧的管箍。
背景技术
在机械结构中,目前常用的管箍,即用于箍紧管的零件,一般是在管箍本体上开细槽并且采用螺丝锁紧的方式对管进行紧箍。如图1,图2所示,习知的管箍10包括细槽101,开设细槽101的目的是为了调整圆管11与管箍10之间的间隙。当螺丝12,13松开时,管箍10与圆管11间隙较大,管箍10可以沿着圆管11轴向移动从而可轻易套进圆管11,当螺丝12,13锁紧时,管箍10上的细槽101被压缩,管箍10与圆管11之间的间隙变小,此时管箍10箍紧圆管11。但是,此种管箍结构存在以下缺陷:当需箍紧或松开管时,必需配备工具扳手来拧紧或松开螺丝,使用费力,且不方便操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需提供一种管箍,不必借助工具,手动就可以箍紧管。
一种管箍,包括管箍本体、第一顶销、第二顶销及一旋钮。其中,所述管箍本体包括管孔和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管孔相通,且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与所述管孔的轴线正交,两轴线的间距大于所述管孔的半径及所述第一通孔的半径。所述第一顶销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一端内,包括螺纹孔和第一夹紧部。所述第二顶销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二端内,包括第二通孔和第二夹紧部,所述第二通孔的轴线与所述螺纹孔的轴线共线;所述旋钮包括螺杆、限位台阶和旋盖,所述限位台阶设于所述螺杆与所述旋盖之间。其中,当箍紧管孔中的管时,所述螺杆穿过所述第二顶销的第二通孔,并与所述第一顶销的螺纹孔相配合,旋转所述旋钮,因所述限位台阶抵顶至所述第二顶销的一端,从而使得所述第一顶销在所述螺杆的拉力下向第二顶销靠近并使所述第一夹紧部与所述第二夹紧部箍紧所述管。
本发明提供的管箍,使用通用的手旋螺纹旋钮来控制顶销夹紧管,易于操作,调节速度更快,更省力,而且消除了配备扳手的麻烦。
附图说明
图1是目前习知技术的管箍10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管箍10的立体装配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的管箍100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管箍本体40的剖面图。
图5是图3所示管箍100的立体装配示意图。
图6是图3所示管箍100的剖面图。
图7是图3所示第一顶销50的前视图。
图8是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管箍100’的剖面图。
图9是图8所示管箍本体40’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的管箍100的立体分解示意图。管箍100用于箍紧管20,包括管箍本体40、第一顶销50、第二顶销60及旋钮70。
请参阅图4,所示为图3中管箍本体40的剖面图。管箍本体40包括管孔401、第一通孔402及限位槽403。第一通孔402呈圆柱形,并与管孔401相通,第一通孔402的轴线与管孔401的轴线正交,且两轴线之间的距离D1大于管孔401的半径R1及第一通孔402的半径R2。
请同时参阅图5、图6和图7。第一顶销50为圆柱形顶销,收容于第一通孔402的第一端4021内(如图6所示)。第一顶销50包括螺纹孔501、第一夹紧部502及限位滑块503(如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中,螺纹孔501为轴心通孔,管20为圆管。第一夹紧部502与管20的管壁外形相同,呈圆弧形。第一夹紧部502与管20之管壁相接触,限位滑块503与管箍本体40的限位槽403相配合,以限制第一顶销50沿其圆周方向转动。
第二顶销60为圆柱形顶销,收容于第一通孔402的第二端4022内(如图5所示)。第二顶销60包括第二通孔601和第二夹紧部602。第二通孔601为轴心通孔,其轴线与螺纹孔501的轴线共线。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通孔601呈圆柱形,且第二通孔601的孔径d3与螺纹孔501的孔径d6相同。第二夹紧部602与管20之管壁外形相同,呈圆弧形,第二夹紧部602与第一夹紧部502相对设置,且与管20的管壁相接触。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通孔402为圆柱形,第一顶销50与第二顶销60均为圆柱形顶销,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一通孔402可为方形通孔,第一顶销50与第二顶销60均为方形顶销,相应地,第一顶销50的限位滑块503与管箍本体40的限位槽403则可以省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3062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