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承载药物的治疗超声波耦合凝胶剂无效
申请号: | 200810305947.8 | 申请日: | 200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47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翁春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翁春晓 |
主分类号: | A61K9/00 | 分类号: | A61K9/00;A61K47/30;A61M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100 北京市通州***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承载 药物 治疗 超声波 耦合 凝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超声波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超声波耦合凝胶剂和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超声波作为一种物理技术在医疗中被普遍采用。除用于成像诊断之外还被用于物理治疗和超声药物透入。超声波通过其温热效应、机械效应和空化效应产生生物作用。这些生物作用包括: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性物质吸收、促进组织损伤的修复等。
超声波还可通过其辐射压和空化效应,促进药物经皮肤透入体内。它可改变细胞膜和组织膜脂质结构的排列顺序,增加皮肤和组织的通透性,为药物进入体内提供了动能,特别是能够实现蛋白类大分子药物的透入(Samir Mitragotri et al,1995,Samir Mitragotriet a].,1995)。
超声波治疗时需要将换能器产生的声束发射进入人体发挥生理效应。由于声波在不同密度的媒质界面上会发生反射、折射和散射现象,大大增加了声波的阻抗,严重影响了声波的传播。为了保证超声波治疗时声束的正常传播,将一种导声物质耦合在声头与皮肤之间,便于充填空隙,防止有空气层而产生界面反射,以利于超声能量的透过,这种物质称为耦合剂
耦合剂是选择声阻接近于人体组织的流体物质制成,还应考虑平流性、柔顺性和易清除等特性。至目前已有一些医用超声波耦合剂的专利申请公开(林必杰: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96459;鞠坚果: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70927;赵鹏: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61863)和研究报告发表(刘志邦,1996),但均是用于超声波成像检查时探头和人体之间进行耦合用途而设计的产品;有一个超声治疗的耦合剂专利(重庆海扶:中国专利公开号CN1990048)是用于高强度超声聚焦装置的产品。截止目前,尚没有超声药物透入治疗的专用药物制剂和专用耦合剂面世。
超声药物透入治疗操作时通常采用水剂的药物注射剂替代耦合剂。使用时是将一定浓度的药液人工滴在声头和皮肤之间的固定部位,并不断的添加药剂以对应药剂的溢出和蒸发。
用水剂的药物注射剂作为超声药物透入的耦合剂存在以下弊端:首先,水剂的药物流动性大,难以在局部存留,无法保证施药总量;第二,随着药剂的溢出和蒸发会不时出现“干透现象”,使透药量大打折扣;第三,“干透现象”出现时会造成皮肤表面声阻加大声波能量衰减,形成的热转化高温有造成皮肤烫伤的危险。为了提高超声药物透入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使用操作的顺应性,需要有解决治疗过程中所存在问题的产品和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亲水高分子材料为骨架,内充促渗剂、保湿剂、增溶剂和调理剂组成一种凝胶剂,起药物贮库和耦合媒质的作用,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方法存在的不足和弊端,为超声药物透入临床治疗提供一种安全、适宜、保证疗效的产品。本发明的技术关键是选择适当的材料组成,可使声波阻抗尽量的小而载药量尽量的大。
本发明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该凝胶剂主要由溶媒、亲水高分子材料的交联剂、促渗剂、保湿剂、增溶剂和调理剂组成。
所用的溶媒为水。
所用的亲水高分子材料包括羧甲基纤维素钠、透明质酸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酸酯,采用一种或一种以上,用量为0.5~8%。
所选用的促渗剂包括:氮酮、丙二醇,采用一种或二种,用量为0.5~15%;所选用的保湿剂为丙三醇、山梨醇、聚乙二醇,采用一种或二种以上,用量为2~5%。
所选用的增溶剂包括:瓜耳胶、聚氧乙烯醚(40)氢化蓖麻油、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采用一种或一种以上,用量为0.5~5%。
所选用的调理剂包括: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胺、有机硅,采用一种或二种,用量为0.5~5%。
该凝胶剂的制备是选用一种或一种以上的亲水高分子凝胶,浸泡于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待其充分溶胀,加热溶解;在溶液中加入促渗剂、保湿剂、增溶剂和调理剂等成分,搅拌均匀。制成白色透明、声阻抗率(35℃)为1.5×106Pa.s/m至1.7×106Pa.s/m;粘度范围(35℃)为15Pa.s至150Pa.s的流体凝胶后分装;或将流体凝胶与固体药物、药物溶液直接混合再分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翁春晓,未经翁春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3059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活里保温鞋
- 下一篇:用于难溶性或易分解性药物的缓释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