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镜头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0810305933.6 | 申请日: | 2008-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0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吴佳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2 | 分类号: | G02B7/02;G02B7/00;G03B11/04;G03B1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镜头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镜头模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镜头模组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例 如,应用于数码相机、摄像机及带有摄像功能的手机等便携式电子产品中。 在人们对数码相机、摄像机及带有摄像功能的手机追求小型化的同时,对其 拍摄出的物体的影像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希望拍摄物体的影像画面 更加清晰。拍摄物体的成像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镜头模组中各镜片的光 轴是否对齐。Alpheus W.Burner等人在1995年SPIE系统、图像计量学第四 次会议(Videometrics IV)上发表的论文Zoom Lens Calibration For Wind Tunnel Measurements中说明了由于镜头模组中的各镜片的光轴不对齐而产 生的影响。
现有技术中,镜头模组一般包括镜头和镜座。所述镜头包括镜筒以及收 容于镜筒的光学镜片。所述镜座包括座体以及设置于座体内的影像传感器。 所述光学镜片用于形成光学成像,所述影像传感器用于与光学镜片耦合,以 将光学成像信号转化成电信号输出,使得外部芯片可将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 号从而可将摄制影像输出于显示屏。然而,由于红外线的存在,在白天可见 光较强的情况下红外线可能会造成对影像传感器的干扰,从而使得摄制的影 像产生偏色;而在夜晚红外线较强的情况下,由于可见光线的干扰,可能也 无法摄制清楚的红外光影像。也就是说,现有技术的镜头模组受光照环境的 限制,无法摄制具有良好品质的影像。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各种光照环境下均可摄制较佳品质的影像的镜头 模组。
发明内容
以下将以实施例说明一种镜头模组。
一种镜头模组,其包括镜筒、镜座、红外光截止滤光片、红外光穿透滤 光片以及切换装置,所述镜筒内设置有用于进行成像的光学镜片,所述镜座 内设置有与所述光学镜片光学耦合的影像传感器,所述切换装置包括枢轴、 连接件、弹性元件、控制器、第一磁性元件以及第二磁性元件,所述枢轴固 设于镜筒或镜座,所述连接件具有一个与所述枢轴相对应的通孔,所述枢轴 穿过所述通孔,以使所述连接件围绕枢轴转动,所述连接件连接红外光截止 滤光片和红外光穿透滤光片,所述第一磁性元件设置于连接件,所述第二磁 性元件设置于镜筒,所述第一磁性元件或第二磁性元件中,至少有一个包括 电磁铁,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通过所述电磁铁的电流以改变包括所述电磁铁 的磁性元件的磁性,从而改变其与另一磁性元件之间的作用力,实现所述连 接件相对于所述镜筒的移动,所述弹性元件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磁性元件或 其周围,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磁性元件其周围,当所述控制器不往所述电 磁铁通电流时,所述第一磁性元件与第二磁性元件之间不具有相互作用力, 弹性元件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所述红外光截止滤光片和红外光穿透滤光片其 中之一与所述光学镜片相对准,当所述控制器通过控制通往所述电磁铁的电 流以使所述第一磁性元件与第二磁性元件相互吸引时,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受 到往第二磁性元件方向移动的作用力,从而压缩所述弹性元件并带动所述连 接件围绕所述枢轴转动,直至弹性元件的回复力相当于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和 第二磁性元件之间相互吸引的作用力,进而带动红外光截止滤光片和红外光 穿透滤光片中的另外一个移动至与所述光学镜片相对准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3059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位控制的实现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 下一篇:高功率输出光纤耦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