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音圈马达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305767.X | 申请日: | 2008-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2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 发明(设计)人: | 王毓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33/02 | 分类号: | H02K33/02;G03B13/3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马达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音圈马达,尤其涉及一种可准确控制行程、降低微粒落入镜头模组几率的音圈马达。
背景技术
音圈马达具有体积小、用电量少及价格低廉等优点,适合作为电子产品(如数码相机、手机、数码摄像机等)中的致动器。音圈马达包括固定装组、活动装组、弹片和外壳,弹片通过点胶工艺固定在活动装组和固定装组上,活动装组通过弹片活动地设置在固定装组中,弹片具有固定部、可动部和连接二者的弹力部。
传统的音圈马达在外壳上设置止挡部以挡住弹片的可动部或者活动装组,进而限制活动装组的行程;或者,在固定装组上设置有干涉柱,使干涉柱与外壳相接触从而限制活动装组的行程。在上述结构中,当外壳接地时,弹片与外壳接触,将造成元件短路;当存在溢胶或胶未完全干时,弹片和外壳发生相互粘连,无法准确控制活动装组的行程;弹片、干涉柱与外壳的接触部位均在弹片的上方,因碰撞产生微粒会落入镜头模组上进而影响镜头模组的成像质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行程准确控制、降低微粒落入镜头模组几率的音圈马达实为必要。
一种音圈马达,其包括固定装筒、活动装筒和弹片,所述弹片包括外环、内环和若干弹力部,所述外环和内环通过所述弹力部相连,所述外环固定于所述固定装筒,所述内环固定于所述活动装筒,使得所述活动装筒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装筒内,所述活动装筒在与所述弹片外环相对的表面设置有若干止挡单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音圈马达利用弹片外环的底面与止挡单元相接触来限制行程,由于胶水不会到达外环的底面,因此,行程不会受到胶水的影响,可准确控制行程;再则,止挡单元与弹片的接触部位在弹片的底面,因此可降低因止挡单元与外环因碰撞产生微粒落入镜头模组上的机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音圈马达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音圈马达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中III-III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音圈马达10。音圈马达10包括弹片20、活动装组30和固定装组40。
弹片20包括外环21、内环22和弹力部23,外环21和内环22通过弹力部23相连。外环21上设有四个外定位孔210,内环22上设有四个内定位孔220。
活动装组30包括活动装筒31和绕设在活动装筒31上的线圈32。活动装筒31具有一个第一容置腔310,其用来容纳镜头模组。第一容置腔310的侧壁上平行活动装筒31中心轴L的方向延伸形成四个凸台320,凸台320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柱321。活动装筒31在靠近凸台320的位置设有止挡单元330,止挡单元330在平行L方向的高度小于凸台320的高度。止挡单元330的形状不限,可以为圆弧形、长方形、圆柱形等。
内环22通过内定位孔220与第一定位柱321的配合固定在活动装筒31上。当活动装筒31发生位移时,内环22同样发生位移。
固定装组40具有第二容置腔410,其用来收容活动装组30。第二容置腔410的侧壁上平行固定装组41中心轴的方向延伸形成四个第二定位柱420,外环21通过外定位孔210和第二定位柱420的配合借由点胶工艺固定在固定装组40上,从而使活动装组30悬挂在固定装组40内。由于固定装筒40在活动装筒31发生位移时保持不动,因此,外环21同样保持不动。
请参阅图3,弹片20固定在活动装组30与固定装组40上后,止挡单元330位于外环21的下方。
当弹片20受力时,弹力部23发生形变,从而带动活动装组30运动,由于外环21保持不动,当止挡单元330接触到外环21的底面211时,活动装组30的运动受到干扰被迫停止,从而达到限制音圈马达10运动行程的目的。
不同高度的止挡单元330,可以使音圈马达10具有不同的运动行程。通过改变止挡单元330的高度可使音圈马达10具有不同的运动行程。
在利用点胶工艺固定弹片20和固定装组40时,胶水不会到达外环21的底面211,因此,行程不会受到胶水的影响,可准确控制音圈马达10的行程;再则,止挡单元330与弹片20的接触部位位于弹片20的下方,可降低因止挡单元330与外环21因碰撞产生微粒落入镜头模组上的机会。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发明精神内做其它变化。故,这些依据本发明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3057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保瓜子包装盒
- 下一篇:硅太阳能电池梯度杂质PN结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