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散热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305181.3 | 申请日: | 2008-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0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孔程;杨红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1L23/467;H01L23/4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具有风扇扣件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安装于电路板上的电子元器件在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如 果不能被有效地散去,将直接导致温度急剧上升,而严重影响到电子元器件 的工作性能及寿命。为此,通常在电子元器件上安装一散热装置来进行散热。
传统的散热装置包括一散热器及一通过螺钉固定在散热器上的风扇。该 散热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在散热器表面会附着一层尘埃。由于尘埃的导热 性能极差,会对散热装置的散热性能造成影响,同时也会对风扇寿命造成影 响。所以需要将风扇从散热器上拆卸下来,对散热器表面的尘埃进行清除, 但由于风扇是采用锁螺丝的方式与散热器连接,风扇的拆卸和组装需要借助 工具才能完成,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便于拆卸和组装的散热装置。
一种散热装置,用于对电子元件进行散热,其包括一散热器、一置于散 热器上的风扇及固定该风扇的一扣件,该扣件包括至少一卡扣部、套置在该 至少一卡扣部上的至少一弹性元件及连接该至少一卡扣部的至少一固定部, 该至少一固定部将该至少一卡扣部及该至少一弹性元件结合在散热器顶部一 侧,该卡扣部在该弹性元件作用于散热器的弹性力下可朝向风扇伸缩,该散 热器顶部的另一侧则延伸出一凸肋,该凸肋与卡扣部共同将风扇卡扣在散热 器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散热装置借助形成于散热器上的凸肋及扣件的 卡扣部,并结合弹性元件可将风扇方便地安装在散热器上或将风扇从散热器 上快捷地拆卸,无需借助工具,方便对散热装置进行维护,保持散热装置较 高的散热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散热装置的立体组装图。
图2是图1中散热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3至图5是图1中散热装置的组装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散热装置包括一散热器10、一置于散热器10上 的风扇20及结合在散热器10上用以将风扇20固定在散热器10上的一扣件 30。
请同时参考图2,所述散热器10由铜、铝等导热性能良好的材料一体形 成,其包括一导热基座12及自该导热基座12顶面垂直向上延伸形成的若干 鳍片14。所述鳍片14相互平行且呈矩阵状间隔地排列在导热基座12顶面上。 沿散热器10的前后方向相邻列的鳍片14间形成若干第一气流通道16,沿散 热器10的左侧方向相邻排的鳍片14间形成若干第二气流通道18,第二气流 通道18与第一气流通道16相垂直。散热器10中央的鳍片14顶部被削低一 定高度,从而在散热器10的顶部中央形成一个齐平的安装面19,安装面19 周围的鳍片14围设形成一容置槽(图未标)。散热器10最前侧的两排鳍片 14上部、靠近左右端处开设二通孔140,该通孔140位于安装面19之上从而 与所述容置槽相连通,其用以供扣件30的相应组件穿过。散热器10后侧与 安装面19相邻的一排鳍片14上部、靠近左右端处朝向安装面19各水平地凸 伸出与通孔140相对的二楔形凸肋142。凸肋142位于安装面19之上,并与 安装面19相隔一定距离。
所述风扇20固定在散热器10的安装面19上并部分地容置在所述容置槽 内。所述风扇20为轴流风扇,其包括一中空的扇框22及一容置于扇框22中 央的叶轮24。所述扇框22包括一扇框本体222及分别自扇框本体222顶部 及底部向外延伸形成二相互平行的上、下凸缘224、226。下凸缘226的厚度 与散热器10上的安装面19和凸肋142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从而使下凸缘 226刚好被凸肋142固定在安装面19上。
所述扣件30用于将风扇20锁固在散热器10上,其包括二卡扣部32、 二套置在卡扣部32上的弹簧34及与二卡扣部32相结合的一固定部36。所 述每一卡扣部32包括一方形扣帽322、自扣帽322一侧表面中央延伸出的一 圆柱状杆体324及自扣帽322另一侧上部凸伸出的一楔形卡块326。该杆体 324靠近其自由末端处开设一环形卡槽3240。该固定部36由一板体一体成形, 固定部36中间经弯折向外侧凸出形成一把手364,固定部36两端则各切去 一部分而形成一对卡钩362,用以与杆体324上的卡槽3240相衔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3051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铰链结构及应用该铰链结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 下一篇:带通滤波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