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式电脑及其导热枢纽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304919.4 | 申请日: | 2008-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71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洪锐彣;黄清白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G06F1/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电脑 及其 导热 枢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便携式电脑的枢纽。
背景技术
现有的便携式电脑一般包括两大部分即主机与显示面板,且主机与显示 面板通过枢轴将结合在一起,并且显示面板可通过枢轴相对主机转动。当便 携式电脑运行时,主机内的发热电子元件的发热量远大于显示面板内的发热 电子元件的发热量,业界一般仅利用主机的空间对其内部的发热电子元件进 行散热。随着电子技术进步,便携式电脑的运算速度越来越快,其主机内的 发热量也越来越大,仅利用主机的空间散热,不能有效解决便携式电脑的散 热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散热效果较佳的便携式电脑及其导热枢纽。
一种导热枢纽,包括本体、上盖、第一热管、第二热管及缓冲垫,上盖 罩设于本体的顶部,本体上分别设置第一收容部及第二收容部,第一收容部 及第二收容部分别开设第一收容槽及第二收容槽,本体的第一收容槽与上盖 共同形成一容置空间,第一热管的蒸发段收容于该容置空间内并可相对本体 转动,第二热管的冷凝段收容于第二收容槽内,该缓冲垫位于上盖与第一热 管的蒸发段之间。
一种便携式电脑,包括主机、显示面板及枢轴,枢轴连接于主机与显示 面板之间,还包括如上所述的导热枢纽,导热枢纽连接于主机与显示面板之 间,显示面板可同时通过枢轴及导热枢纽相对主机转动,第二热管的蒸发段 与主机内的发热电子元件热连接,第一热管的冷凝段设置于显示面板上,主 机内发热电子元件的热量通过第二热管传递至导热枢纽,再从导热枢纽通过 第一热管传递到显示面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导热枢纽既可将主机内发热电子芯片产生的 热量传递到显示面板内,同时利用主机及显示面板的空间对发热电子芯片进 行散热,还可起到辅助枢轴作用,与枢轴一起使得主机相对显示面板转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电脑的组装示意图。
图2为图1中II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主机与导热枢纽及枢轴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导热枢纽与发热电子元件的组装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导热枢纽的爆炸示意图。
图6为图5中本体翻转180度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图5中上盖翻转180度后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便携式电脑10包括主机1、显示面板2、枢轴3及 导热枢纽4,主机1内设置发热电子元件(图未示)。主机1后侧的两端分别凸 设形成枢轴座12及导热枢纽座11,枢轴座12用于安装枢轴3,导热枢纽座11 内开设收容槽111用以安装导热枢纽4,导热枢纽座11的顶面开设第一安装孔 114,第一安装孔114用于将导热枢纽4固定于导热枢纽座11上,主机1与显示 面板2之间通过枢轴3及导热枢纽4连接,且显示面板2可同时通过枢轴3及导热 枢纽4相对主机1转动。枢轴座12内开设一收容孔121,枢轴3包括一转轴31及 一呈板状的安装部32,安装部32自转轴31的一端凸设形成,转轴31收容于枢 轴座12的收容孔121中并可相对枢轴座12转动,安装部32上设置三个第二安装 孔33,三个螺丝34分别穿过安装部32的第二安装孔33并将枢轴3固定于显示面 板2上。
请一并参阅图4、图5及图6所示,导热枢纽4包括本体41、上盖43、底板 50、第一热管44及第二热管49,本体41由高导热材料制成,本体41上设置第 一收容部411及第二收容部414,第一收容部411位于本体41的顶部417,第二 收容部414位于本体41的底部421,第一收容部411开设半圆状的第一收容槽 413,第二收容部414开设矩形状的第二收容槽415,第一收容槽413两端的孔 径大于其中间部分的孔径,第一收容槽413的两端与中间部分相交处分别形成 一台阶412,第一收容槽413的中间部分设置润滑剂。本体41的顶部417的中央 部分于第一收容槽413的两侧水平向外凸伸形成二凸缘425,每一凸缘425的两 端分别开设一第三安装孔426,每一凸缘425的中央向上分别设置一定位柱 420。本体41的一侧于两端分别形成第一安装板422及第二安装板423,第一安 装板422及第二安装板423上分别开设一第四安装孔424,该第四安装孔424与 螺丝34(请一并参阅图4)相配合以将本体41固定于主机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3049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