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直径现浇混凝土薄壁齿形筒桩、成桩装置及成桩工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304721.6 | 申请日: | 2008-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46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 发明(设计)人: | 陈东曙;陈建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东曙;陈建雄 | 
| 主分类号: | E02D5/38 | 分类号: | E02D5/38;E02D5/66;E02D11/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尉伟敏 | 
| 地址: | 315040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径 混凝土 薄壁 齿形 装置 成桩工法 | ||
1.一种大直径现浇混凝土薄壁齿形筒桩的成桩装置,包括双层钢护筒(5)及桩尖(3);所述的齿形筒桩包括现场浇注而成的中部空心的筒状混凝土桩身(1),在桩身(1)外径轮廓分布有若干个向外凸起的齿牙(2),桩身(1)外径为800-2000毫米、内径为600-1500毫米,齿牙(2)高度h=150-1500毫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桩尖(3)上设有若干齿牙(31);双层钢护筒(5)端部设有齿形筒爪(4),该齿形筒爪(4)系由分别与双层钢护筒(5)的内外筒相接的内外壁构成的空腔体,其外壁端部设有与桩尖(3)齿牙(31)适配的齿形筒爪(4)上的齿牙(41);齿形筒爪(4)上的齿牙(41)外周缘向内侧斜上方延伸至与双层钢护筒(5)外周面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桩尖(3)的齿牙(31)端面上设有止水槽(32),齿形筒爪(4)的齿牙(41)可卡入止水槽(32)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桩装置,其特征在于:齿牙(41)与双层钢护筒(5)间设有加强筋板(42)。
4.一种大直径现浇混凝土薄壁齿形筒桩的成桩工法,其特征在于:
1)、在双层钢护筒(5)的正下方的地面上放置作为预制体的齿形桩尖(3),落下振动锤(6),设于双层钢护筒(5)头部的齿形桩尖(3)正好嵌于齿形筒爪(4)的双层钢护筒(5)之间,一方面用于固定双层钢护筒(5),另一方面防止水与土壤进入双层钢护筒(5)夹层;双层钢护筒(5)的顶部利用夹持器(7)与振动锤(6)相联、固定;
2)、启动振动锤(6),将齿形桩尖(3)、双层钢护筒(5)沉入设计深度;
3)、松开双层钢护筒(6)顶部的夹持器(7),移开振动锤(6),向夹层中放入钢筋笼;落下振动锤(6)重新夹紧双层钢护筒(5);如果是形成素混凝土齿形筒桩,直接向双层钢护筒(5)夹层之间灌入混凝土;
4)、向双层钢护筒(5)夹层之间灌入混凝土至设计位置,启动振动锤(6),边振动边拔出双层钢护筒(5)和齿形筒爪(4),即形成一根齿形筒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直径现浇混凝土薄壁齿形筒桩的成桩工法,其特征在于:在齿形桩尖上端设置止水槽(32)放置止水材料,再用齿形筒爪(4)压紧齿形桩尖(3),保证止水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东曙;陈建雄,未经陈东曙;陈建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30472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消能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快速落淤促渗预压加固吹填软黏土的复合加固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