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赤泥滤饼堆场防止赤泥粉尘飞扬的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304505.1 | 申请日: | 2008-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6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4H5/02 | 分类号: | E04H5/0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 楠 |
地址: | 550004***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滤饼 堆场 防止 粉尘 飞扬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赤泥滤饼堆场防止赤泥粉尘飞扬的方法及装置,属于赤泥滤饼堆场环境保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中产生的废渣,除少量可以综合利用外,各氧化铝厂均需修建专门的赤泥堆场来堆放赤泥。
赤泥的输送和堆存,一般有三种方式:一种是湿法堆存,将赤泥浆以较高的含水率用管道输送到堆场;一种是干法堆存,赤泥浆以较低含水率呈牙膏状用管道输送到堆场;一种是滤饼堆存,赤泥过滤后将滤饼用汽车运送到堆场堆存。
目前国内大型氧化铝厂中以湿法堆存和干法赤泥浆堆存两种方式为主,将赤泥过滤后用汽车运送滤饼到堆场堆存的方式仅在贵州凯里氧化铝厂、重庆南川氧化铝厂、重庆武隆氧化铝厂等年产能小于15万吨的小型氧化铝厂采用。由于赤泥的颗粒很细,大部分粒径在0.05mm以下,在赤泥的堆存过程中,特别是在采用干法赤泥浆堆存或滤饼堆存方式的赤泥堆场,当堆场处于气候干旱、风大的季节和地区,赤泥表面粉尘在大风推动下飞扬至堆场周围地区,造成土壤污染、土地退化,甚至使周围居民致病。
目前干法赤泥浆堆场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设置遍布堆场表面的喷水管网,从厂区将给水管道引到堆场供给喷水管网用。当赤泥面上升时,喷水管网随之移动升高。在干旱、风大的季节,通过管网上的喷头向堆场表面喷水来保持赤泥层表面湿润,防止扬尘。
上述方法存在以下缺点:一次投资较大,尤其是大型氧化铝厂的赤泥堆场面积都在数十公顷乃至上百公顷,喷水管网需要巨大投资;消耗的生产新水量较大;设置在堆场内的管网需要不断地移动位置,管理上非常麻烦。此外,如果赤泥滤饼堆场采用管网喷水的方法来解决扬尘问题,由于管网需要移动,不可能埋设得太深,当推土机等机械需要在滤饼堆场内进行摊铺碾压作业时,保证喷水管道和喷头不被作业机械压坏是很困难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赤泥滤饼堆场的赤泥滤饼堆场防止赤泥粉尘飞扬的方法及装置,大大降低了耗水量,解决了堆场扬尘的问题,又便于管理和使用。
本发明的赤泥滤饼堆场防止赤泥粉尘飞扬的方法,将赤泥滤饼堆场的底部平整为四周高、中间低的形状,在堆场四周修建堤坝,在堆场中心设置排水竖井,在堆场外设置回水池,排水竖井与回水池之间用埋设在堆场底部的排水管相连接,排水管坡向回水池;赤泥滤饼晾晒后用压实机碾压,填埋作业过程中从四周向中心推进,保持四周坡向中心的坡度,可收集赤泥表面的水;干旱季节用洒水车从回水池吸水,然后沿堤坝行驶并向堆场内喷洒水,使赤泥表面具有湿度,喷洒的水流经整个堆场表面并进入排水竖井,再流回回水池。
上述的赤泥滤饼堆场防止赤泥粉尘飞扬的方法,排水竖井采用穿孔钢管制作,在排水竖井四周设置砂石层。
赤泥滤饼堆场防止赤泥粉尘飞扬的装置,赤泥滤饼堆场7的底部采用四周高、中间低的形状,在堆场7四周修建堤坝2,堤坝2上铺设用于洒水车1行驶的道路,在堆场7中心设置排水竖井3,在堆场7外设置回水池5,排水竖井3与回水池5之间用埋设在堆场7底部的排水管4相连接,排水管4坡向回水池5;堆场7内的赤泥层8表面保持四周坡向中心的坡度。
上述的赤泥滤饼堆场防止赤泥粉尘飞扬的装置,排水竖井3采用穿孔钢管制作,在排水竖井3四周设置砂石层6。
本发明通过一套排水回收方式,将堆场上的雨水以及洒水进行回收利用,用洒水车代替管网从回水池吸水,向堆场表面洒水,损失的水量只是赤泥表面蒸发的水分,大大减小了耗水量。同时,赤泥滤饼经碾压后减少了粉尘的产生量,也不会出现管网被压坏的问题。因此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降低耗水量,操作管理更简单,降低生产成本的有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1:将赤泥滤饼堆场7的底部平整为四周高、中间低的形状,在堆场7四周修建堤坝2,堤坝2上铺设用于洒水车1行驶的道路,在堆场7中心设置排水竖井3,在堆场7外设置回水池5,排水竖井3与回水池5之间用埋设在堆场7底部的排水管4相连接,排水管4坡向回水池5。
排水竖井3采用穿孔钢管制作,在排水竖井3四周设置砂石层6。砂石层6用于防止赤泥颗粒被雨水或喷洒水携带到排水竖井3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未经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3045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