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铰链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10304352.0 | 申请日: | 2008-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63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鑫;付朝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1/10 | 分类号: | F16C11/10;H05K5/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铰链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铰链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电子装置的铰链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电子设备,如笔记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手机、电子辞典一般为折叠式,其包括本体和盖体, 本体和盖体通过铰链结构铰接在一起,从而实现盖体相对于本体打开或闭 合。
一种铰链结构,用以连接电子设备的本体和盖体,其包括一个转轴以及 依次套设于转轴上的一个旋转支架、一个固定支架、一个主动件、一个随动 件、多个摩擦件及多个弹性件,转轴的端部与紧固件相螺合,旋转支架与盖 体固定连接,固定支架与本体固定连接,主动件与随动件上分别设有相互配 合的凸轮面,其中一个凸轮面上设有凸部,另一个凸轮面设有凹部,弹性件 抵持于随动件上,从而使得主动件与随动件的凸轮面始终紧密抵靠。主动件 与随动件的凸部与凹部相配合,可实现盖体相对于本体在特定的角度明显定 位。
然而,上述铰链结构中的主动件和随动件一般采用金属粉末注射成型的 方法制造,制造过程中所用的材料及模具的成本较高,从而增加了铰链结构 的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制造成本较低的铰链结构。
一种铰链结构,其包括一个转轴、一个第一固定支架、一个转动支架、 一个紧固件、至少一个配合件及至少一个弹性件,第一固定支架不可转动地 套设于转轴上,转动支架相对转动地套设于转轴上,紧固件设于转轴的端部, 至少一个配合件与至少一个弹性件相对转动且成对套设于转轴上,至少一个 配合件及至少一个弹性件均包括相互配合的配合面,其中一个配合面设有定 位凸起,且另一个配合面开设有与定位凸起相配合的定位凹槽;该第一固定 支架包括固定部及自固定部垂直延伸出的连接部,该连接部上开设有供转轴 穿过的圆变形的枢接孔及环绕该枢接孔的圆弧形限位孔;该转动支架包括固 定部和设于固定部一侧的连接部,该转动支架的连接部上包括沿其轴线方向 延伸的供转轴穿过的圆形穿设孔及设于连接部的端面上的固定槽;该铰链结 构还包括一个限位摩擦片,该限位摩擦片包括一个片体、自片体圆周的两侧 分别向两个相反方向垂直于片体延伸的第一限位凸起与第二限位凸起;该限 位摩擦片的第一限位凸起及第二限位凸起分别嵌入至第一固定支架的圆弧 形限位孔及转动支架的固定槽中,使限位摩擦片与第一固定支架相对转动且 与转动支架不可相对转动。
上述铰链结构无需单独设置主动件与随动件,仅需在原有的配合件与弹 性件的配合面上设置定位凸起及定位凹槽,且其可通过冲压的方法制成,节 省了主动件与随动件的制造成本,进而降低了上述铰链结构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铰链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图1的铰链结构在相反方向上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1的铰链结构的组装图。
图4是图3沿IV-IV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铰链结构作进一步的详细 说明。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铰链结构100包括一个第一固定 支架11、一个第二固定支架12、一个转轴13、一个限位摩擦片14、一个转 动支架15、四个配合件16、四个弹性件17、两个垫片18及一个紧固件19, 第一固定支架11及第二固定支架12不可转动地套设于转轴13上,转动支 架15相对转动地套设于转轴13上,配合件16及弹性件17套设于转轴13 上,且配合件16与弹性件17可相对转动,垫片18不可转动地套设于转轴 13上,紧固件19与转轴13的端部相螺合。
第一固定支架11包括一个固定部112及自固定部112垂直延伸出的连 接部114。固定部112和连接部114均呈板状。固定部112上开设有至少一 个装配孔1122,第一固定支架11通过装配孔1122安装至电子装置的本体上。 连接部114上开设有圆变形的枢接孔1142及环绕枢接孔1142的圆弧形限位 孔1144,枢接孔1142以供转轴13穿过。连接部114上还开设有位于限位孔 1144外侧的第一销孔1146及第二销孔1147,其为圆形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3043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据合并的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猪仔笠异黄酮类化合物及其提取方法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