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成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304046.7 | 申请日: | 2008-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39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蒋松章;李汉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准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江苏省昆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模内装饰的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利用注塑工艺形成塑料制品时,常常需要在塑料制品上绘制装饰性的文字或图案。常用 的绘制文字或图案的方法为二次加工的方法,即:将塑料制品注塑完成后,再在已经成型的 塑料制品上进行印刷、喷涂等工序,最终形成具有文字或图案的塑料制品。
二次加工的方法的工序较为烦琐,其生产周期也较长。模内装饰的工艺可以缩短生产周 期,提高生产效率。图1所示为一种模内装饰技术所使用的成型设备的示意图。该成型设备 包括送膜装置102、薄膜104、具有母模106及公模108的模具。
送模装置102为一对分设于模具上下游的用于牵引薄膜104的牵引轮,用于将薄膜104传 送到母模106、公模108之间。
母模106在面向公模108的一面开设模穴110,母模106在模穴110的底壁至与模穴110相对 的另一面贯穿开设与模穴110相通的两排气槽112,排气槽112的在远离模穴110的一端与抽真 空装置(图未示)相连。
公模108包括与母模106的模穴110相对应的配合部114,配合部114大致在其中央位置开 设有贯穿公模108的射胶口116。
结合图2所示,合模前,送膜装置102将薄膜104沿着公、母模108、106的交合线的方向 送入母模106与公模108之间,使得薄膜104覆盖于母模106表面,从而在薄膜104与母模106之 间形成一个气密空间。抽真空装置通过排气槽112将该气密空间的空气抽出,将薄膜104向模 穴110内吸入,从而使得薄膜104紧紧贴合在模穴110的内壁上。合模时,朝向母模106方向压 合公模108,使得薄膜104被压制固定于模具中。
在模内成型制程中,现有技术仅依靠在常温状态下抽真空将薄膜104吸附定位于母模 106的模穴110内,因此薄膜104的拉深程度受限于薄膜104本身在常温状态时的拉伸极限,例 如当薄膜104本身被拉伸超过其自然状态20%时可能会破损或被拉断;再者当母模106的模穴 110设计有小角度(特别是锐角角度时)结构时,由于抽真空产生的负压的大小及薄膜104的 材料在常温状态下变形的限制,薄膜104亦不易完全地与模穴110的形状相契合,影响模内装 饰的质量。
另外,如果需成型的产品仅需要在其底部或底部周边形成文字或图案,而不需要在其侧 边形成文字或图案,则不需要将薄膜完全敷设于模穴内,现有技术不易实现。如图3所示, 一成型件60包括上盖体62及基体64。上盖体62略突出基体64,其上盖面622上需成型装饰花 纹或文字。该成型件60的上盖体62、基体64均较薄,且仅须在上盖面622上成型装饰花纹或 文字,不适于采用图1、图2所示的成型装置进行成型。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不需将薄膜大深度地敷设于模穴内的成型装置。
一种成型装置,包括送膜装置、母模、公模与活动件;所述送膜装置用于将薄膜送入所 述母模与所述公模之间,所述活动件设于所述母模与公模之间,用于在合模时与所述母模、 所述公模共同围成一成型腔。所述活动件上开设至少一个冷却通道,用于供冷却介质流过以 冷却所述活动件。
上述成型装置利用设置于公模与母模之间的活动件与母模、公模共同围成所需要的成型 腔,在保证成型腔的深度的同时不影响薄膜的敷设质量,避免了因为薄膜被拉伸而产生的文 字或图案的变形,并且薄膜不会敷设于成型腔活动件处的侧壁上,从而实现不将薄膜大深度 地敷设于成型腔内。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模内装饰的成型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模内装饰的成型装置在成型时的剖视图。
图3为一成型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成型装置的较佳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5为图4所示的成型装置在成型时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成型装置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在成型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4所示,本发明成型装置的较佳实施方式包括送膜装置202、薄膜204、母模206、公 模208及活动件2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准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康准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3040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