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铰链装置及应用该铰链装置的电子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302868.1 | 申请日: | 2008-07-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4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 发明(设计)人: | 林浩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奇美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C11/10 | 分类号: | F16C11/10;H05K5/0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铰链 装置 应用 电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铰链装置及应用该铰链装置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装置中,翻盖式电子装置因其结构玲珑新颖而广受消费者欢迎。翻盖式电子装置通常通过铰链装置连接本体及盖体。
现有的铰链装置较常见为凸轮-凸轮从动件配合的结构,通常包括主轴、凸轮、凸轮随动件及弹簧,弹簧套于主轴上并抵持凸轮或凸轮随动件之一,所述凸轮通过其上的止转部与移动电话的盖体或本体结合,相应地,所述凸轮随动件通过其上的止转部与移动电话的本体或盖体结合。盖体相对本体闭合时,凸轮与凸轮随动件于弹簧弹性力作用下相配合,弹簧有一定的预压力。在外力作用下,盖体相对本体翻转至一定角度时,凸轮与凸轮随动件于弹簧弹性力作用下相对运动,从而实现盖体相对本体的半自动开合。
该种铰链装置可达成盖体相对本体的半自动打开,然该种铰链装置仍存在结构较复杂,不便于组装,制造成本较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制造的铰链装置。
另外,还有必要提供一种应用该铰链装置的电子装置。
一种铰链装置,包括一套筒、一弹性件及一连接轴,所述弹性件包括一第一卡固端及至少一第二卡固端,所述弹性件安装于所述套筒内且弹性件的第二卡固端与套筒内壁卡固,所述连接轴设于套筒内与所述弹性件的第一卡固端相卡固,外力作用使所述连接轴相对套筒转动,所述弹性件提供连接轴恢复初始位置的弹力。
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本体、一盖体及一连接该本体与盖体的一铰链装置,所述本体与盖体的另一侧形成一卡锁结构,通过所述卡锁结构以实现盖体相对本体卡锁,通过所述铰接结构以实现盖体相对本体的打开,所述铰链装置包括一套筒、一弹性件及一连接轴,所述套筒与所述本体固接,所述弹性件包括一第一卡固端及至少一第二卡固端,所述连接轴与盖体固接,所述弹性件安装于所述套筒内且弹性件的第二卡固端分别与套筒卡固,所述连接轴设于套筒内与所述弹性件的第一卡固端卡固。
相较现有技术,本发明电子装置的一侧,本体与盖体通过一铰链装置铰接,电子装置的相对于铰接侧的一侧,本体与盖体通过一卡锁结构卡锁,当需要打开电子装置时,只需开启卡锁结构,盖体便可于铰接结构的作用下打开,当需闭合电子装置时,闭合盖体通过卡锁结构卡锁。所述铰链装置通过于套筒内内设一弹性件,弹性件的第一卡固端与连接轴固设,弹性件的第二卡固端与套筒固设,可实现通过弹性件的弹力来打开电子装置。该铰链装置结构简单,且制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铰链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铰链装置的连接轴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铰链装置的组装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应用该铰链装置的电子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按键结构组装于电子装置整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铰链装置100包括一套筒10、一弹性件20、一第一端盖30及一第二端盖40。
所述套筒10呈中空圆管结构,其包括一通孔12,形成该通孔12的内壁上开设有相对的二狭槽14。
所述弹性件20为一矩形弹片对折后卷曲形成,其端面呈双螺旋漩涡状,其包括一第一卷曲部22及第二卷曲部24。所述第一卷曲部22与第二卷曲部24的内侧端通过一连接部26连接,该第一卷曲部22与第二卷曲部24的外侧端分别弯折形成有一侧伸端222。所述连接部26位于第一卷曲部22及第二卷曲部24的卷曲中心处,可作为第一卷曲部22与第二卷曲部24的一第一卡固端,所述二侧伸端222位于第一卷曲部22及第二卷曲部24的末端且彼此对称,可作为第一卷曲部22与第二卷曲部24的一第二卡固端。
所述第一端盖30包括一第一本体32,该第一本体32为圆柱体,其直径与所述套筒10的通孔12的直径相当,可装配于该套筒10内以封闭套筒10。该第一本体32形成有一连接轴322及一第一凸块324。所述连接轴322形成于该第一本体32的一端面的中央且垂直其所在的端面,该连接轴322的长度较弹性件20略长。请参阅图2,该连接轴322上开设有一夹槽3222。该夹槽3222为矩形槽,其沿径向将连接轴322切割成两半轴(未标示)。所述第一凸块324形成于第一本体32的另一端面上,该第一凸块324为矩形体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奇美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奇美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3028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