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铰链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302652.5 | 申请日: | 2008-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50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鑫;杨贵莉;魏亮;袁莉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C11/10 | 分类号: | F16C11/10;G06F1/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铰链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铰链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装置 的双轴铰链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业不断发展,电子设备使用时的灵活性、方便性已越来越为 用户所重视,目前,诸如笔记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手机、电子辞典等众多电子设备,通常采用具有一铰链机 构的上盖支持显示屏,并与基座铰链连接,使该显示屏随上盖可相对该基座 前后翻转,从而可方便的调节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相对基座的倾斜角度,以便 使用者能够以较佳的视角观看显示屏的信息。
以笔记本电脑为例,采用上述铰链结构的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屏虽能够较 为方便的调节显示屏相对基座的倾斜角度,但是,当笔记本电脑操作者需向 其他人展示信息时,这些人需要拥挤在显示屏前方,而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屏 较小,存在部分观察者较难以较佳的视角观看显示屏,存在使用效果不佳的 缺陷。另外,若在磁盘旋转时突然移动笔记本电脑,有可能引起笔记本电脑 的磁头撞坏。
为此,业界出现了上盖相对基座可双轴向旋转的笔记本电脑。该笔记本 电脑包括上盖、基座及连接该上盖与基座的铰链结构,该铰链结构包括一个 水平轴、一个垂直轴、一个第一轴块及一个第二轴块。第一轴块耦连到基座 上并使上盖能绕水平面翻转,第二轴块连接该第一轴块与水平轴并使该上盖 能绕垂直轴回转,支架设置于上盖内将第二轴块与垂直轴相连接。
但是,此类设计中没有定位结构,所以在上盖绕垂直轴旋转过程中不能 达成旋转定位。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定位良好且能根据需要调节扭力的铰链 结构,其安装在电子设备后使该电子设备的盖体可相对本体做双轴向旋转运 动。
一种铰链结构,包括第一旋转组件和第二旋转组件,该第一旋转组件包 括一个支架和固定于支架的至少一个枢轴组件,该第二旋转组件包括固定座 和枢转组件,该枢转组件包括一个具有变形轴部的旋转轴、一个固定件、一 个转动件、弹性件及锁紧件,该旋转轴一端固定于支架,另一端套接固定件、 转动件、弹性件、锁紧件及固定座,其中该锁紧件防止固定件、转动件、弹 性件及固定座从旋转轴上脱落,固定件和转动件相邻设置并分别设有可相互 配合的凸起和凹坑,且旋转轴能够带动转动件旋转,该固定座包括一个平板 部及一个衔接部,该衔接部上开设有两个卡槽,该第二旋转组件包括第一限 位片和第二限位片,该第一限位片折弯形成的两个限位卡块,该限位卡块卡 入固定座的卡槽从而构成限位凸起,该第二限位片折弯形成折弯部从而构成 止挡部,该第二限位片不可转动的套接于旋转轴。
本发明的铰链结构的第二旋转组件通过弹性件提供的轴向压力,使固定 件与转动件相邻的表面之间存在较大的摩擦力,从而使固定件相对转动件保 持稳定,并通过旋转轴的转动带动固定件或转动件转动至一定角度时使凸起 与凹坑配合,进而实现旋转定位。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本发明双轴铰链结构的笔记本电脑显示屏转动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铰链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铰链结构的第一旋转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图2的铰链结构的第二旋转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图2的铰链结构的第二旋转部件的另一方向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铰链结构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1,所示为配置有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双轴铰链结构100的笔 记本电脑200,其包括本体201和盖体203,双轴铰链结构100设置于本体 201和盖体203之间,使盖体203可相对于本体201绕第一轴线AA开合及 绕第二轴线BB旋转。
请一并参阅图2,该双轴铰链结构100包括第一旋转组件10及第二旋转 组件40。第一旋转组件10包括支架20和对称设置于支架20两端的枢轴组 件30。第二旋转组件40包括枢转组件50和固定座60,该枢转组件50一端 固定于第一旋转组件10的支架20,另一端可转动的与固定座60连接。第一 旋转组件10与笔记本电脑200的盖体203固定连接。第二旋转组件40的固 定座60与笔记本电脑200的本体201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3026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的控制器局域网收发电路
- 下一篇:驾驶室视觉障碍消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