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墨及利用该油墨制作导电线路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301775.7 | 申请日: | 2008-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1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 发明(设计)人: | 林承贤;白耀文;张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葵精密组件(深圳)有限公司;鸿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D11/00 | 分类号: | C09D11/00;B41J2/01;H05K3/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03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油墨 利用 制作 导电 线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喷墨印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墨及利用该油墨制作导电线路的方法。
背景技术
利用喷墨打印技术制作导电线路在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此方法只需将所需线路图形 直接由计算机给出,再通过控制器控制喷墨印刷系统的喷嘴,将油墨颗粒由喷嘴喷出并逐点 地形成线路图形,制作线路图形能够精确控制线路的位置及宽度,该方法属非接触式数码图 案制程,可减少不同印刷材料间相互污染。相比于传统的线路制作方法,具有制作流程更加 简化、便宜及低污染的优点。请参见文献:Murata,K.;Matsumoto,J.;Tezuka,A.; Oyama,K.;Matsuba,Y.;Yokoyama,H.;Super fine wiring by inkjet printing Microprocesses and Nanotechnology Conference.2004.Digest of Papers.2004 InternationalOct.27-29,2004Page(s):24-25。
现有技术中报道了一种采用喷墨打印含有可溶性银盐的墨水制造导电线路的方法。该方 法是将可溶性银离子溶液制成可喷墨打印的墨水,在基材表面打印出含有银离子线路,然后 在该线路表面打印含有还原剂如甲醛的墨水,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银离子还原成为金属银 ,从而赋予线路以导电性。上述方法原理上比较简单,但实际操作并不容易,如需要大量的 实验以配制氧化剂墨水和还原剂墨水;制作线路需要在基材表面同一位置反复打印,这样存 在打印机的准确定位问题;另外,所形成的银线路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还存在银离子迁移, 导致线路的可靠度下降。
发明内容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油墨利用该油墨制作导电线路的方法,以避免在基材表面的同一 位置反复打印,使得制作的导电线路准确定位,并能够提升线路的可靠度。
以下将以实施例说明一种油墨及利用所述油墨制作导电线路的方法。
一种油墨,所述油墨包括银氨络合物和还原剂。
一种利用该油墨制作导电线路的方法,将包括还原剂与银氨络合物的油墨通过喷墨打印 方式在基板表面形成线路图形;采用辐射照射线路图形,使所述线路图形中的银氨络合物被 还原剂还原为金属银粒子,从而获得预制线路;在所述预制线路的轨迹镀覆金属,以形成导 电线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导电线路的制作方法避免了分别配制氧化性油墨和还原性油墨再分 别进行打印的问题,简化了线路制作的工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方案提供的制作导电线路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技术方案实施例提供的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基板形成线路图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基板形成预制线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基板形成导电线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油墨及利用该油墨制作导电线 路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技术方案实施例提供的油墨,其包括还原剂与银氨络合物。由于该油墨为水溶性,该 银氨络合物完全溶解在溶剂中,具有较好分散性。所述油墨的配制具体如下:
首先,配制浓度为10-4mol/L至5mol/L的银盐溶液,向上述银盐溶液加入敏化剂,形成 银氨络合物溶液。上述溶液的溶剂可以为水,也可以为溶于水的有机溶剂如丙酮、乙醇等的 水溶液,所述的可溶性银盐可以为硝酸银、碳酸银、醋酸银及柠檬酸银等,所述敏化剂为氨 水及有机胺类,有机胺类可以为甲胺、乙胺等一元和多元胺,也可为一级、二级和三级有机 胺。所述敏化剂与银盐的摩尔浓度比为1比1至3比1之间,配得溶液中的银氨络合物的浓度为 10-4mol/L至5mol/L。
其次,向上述混合溶液中加入还原剂,还原剂可为柠檬酸钠或酒石酸钾钠。所述还原剂 的浓度为10-7mol/L至5mol/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葵精密组件(深圳)有限公司;鸿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葵精密组件(深圳)有限公司;鸿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3017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航空地面设备双动力源驱动系统
- 下一篇:一种野黄芩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