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式电子设备及其跌落保护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301750.7 | 申请日: | 200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868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0 | 分类号: | H05K5/00;H05K5/02;H05K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电子设备 及其 跌落 保护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及其跌落保护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电子技术的进步,一些便携式电子设备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的越来越普遍,诸如手机、数码相机等。
该等便携式电子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意外跌落而损坏,如电子组件特别是敏感电子组件损坏导致便携式电子设备无法正常工作。为了降低意外跌落对敏感电子组件的损坏,一些便携式电子设备内部设置了加速传感器和电源管理单元。加速传感器用于检测便携式电子设备是否跌落并在检测到便携式电子设备跌落时发出关机信号至电源管理单元。电源管理单元响应关机信号切断电源,从而降低意外跌落对便携式电子设备内部的敏感电子组件的损坏。然,意外跌落对该种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损坏仍然很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进一步降低跌落损坏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另外,还有必要提供一种可进一步降低便携式电子设备跌落损坏的跌落保护方法。
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其包括壳体、气囊、充气装置、跌落检测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壳体侧表面设有收容槽;所述充气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与所述气囊相连,用于为所述气囊充气使所述气囊展开;所述气囊处于折叠状态时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并在充气后伸出收容槽展开;所述跌落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是否跌落并在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跌落时发出检测信号,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响应检测信号控制所述充气装置为所述气囊充气。
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跌落保护方法,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包括壳体、气囊及充气装置,所述壳体侧表面设有收容槽;所述充气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与所述气囊相连,用于为所述气囊充气使所述气囊展开;所述气囊处于折叠状态时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并在充气后伸出收容槽展开,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跌落保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检测便携式电子设备是否跌落;
若便携式电子设备跌落,则发出检测信号;
接收检测信号并控制充气装置对气囊进行充气。
上述便携式电子设备及其跌落保护的方法中,在便携式电子设备跌落时,控制装置控制充气装置对壳体侧表面收容槽内的气囊进行充气使气囊处于充气展开状态,可使便携式电子设备在跌落时受到气囊的保护而降低跌落对其造成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一较佳实施方式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实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便携式电子设备一较佳实施方式系统结构图。
图3为图1所示便携式电子设备另一较佳实施方式系统结构图。
图4为一较佳实施方式便携式电子设备跌落保护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图4所示接收检测信号并控制充气装置对气囊进行充气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的方法流程图。
图6为图4所示接收检测信号并控制充气装置对气囊进行充气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同时参照图1和图2,便携式电子设备100包括壳体10、气囊20、充气装置30、跌落检测装置50和控制装置70。
壳体10为方形体,其侧表面上开设有收容槽12。
气囊20可处于折叠和充气展开两种状态。气囊20在便携式电子设备100未跌落时处于折叠状态,且收容于收容槽12。气囊20在便携式电子设备100跌落时处于充气展开状态并伸出收容槽12,使便携式电子设备100在跌落时受到气囊20的保护。
充气装置30设置于壳体10内与气囊20相连,其用于在便携式电子设备100跌落时为气囊20充气使气囊20展开。
跌落检测装置50用于检测便携式电子设备100是否跌落,并在便携式电子设备100跌落时发出检测信号。跌落检测装置50可以为加速度传感器。
控制装置70分别与跌落检测装置50和充气装置30相连,用于接收跌落检测装置50发出的检测信号,并响应接收到的检测信号控制充气装置30对气囊20进行充气,使气囊20处于充气展开状态,从而使便携式电子设备100在跌落时受到气囊20的保护,降低跌落对其造成的损坏。
在本实施方式中,充气装置30包括压缩气体容器32及开关34。当控制装置70接收到检测信号时,控制装置70打开开关34使压缩气体容器32中压缩气体扩散对气囊20进行充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3017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艾滋病的中草药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紫丁香苷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