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按键寿命测试的压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301731.4 | 申请日: | 200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7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李雷;姜志强;黄海日;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9/00 | 分类号: | G01M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按键 寿命 测试 压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用于测试的压头装置,尤其是关于一种应用于电子装置中的按键寿命测试的压头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装置,如手机、电脑、游戏机等,均采用按键作为用户输入信息的工具。按键经常重复按压使用,容易损坏,按键的寿命是衡量电子装置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而按键的寿命测试则变得非常重要。
现今一般采用按键寿命测试机对按键的寿命进行自动化测试。这种测试机通常包括一平台,一驱动装置及一压头装置。待测试的按键固定在平台上,驱动装置驱动压头装置对按键反复施加压力。一般情况下,驱动装置的驱动力比较大,不能直接施加在按键上,因此压头装置需要设计成具有缓冲驱动力的功能。一种现有的用于手机寿命测试的压头装置包括一中空导管,一压杆,一压缩弹簧及一橡胶头。该压杆穿过该中空导管并可以在该导管内滑动。该压杆一端设有一抵持部。该压缩弹簧套在压杆上,两端分别与压杆的抵持部和导管抵持。该橡胶头固定在压杆的另一端。
测试时,压杆与驱动装置连接,具有按键的电子装置固定在平台上,驱动装置驱动压头装置向下移动,当橡胶头接触按键时,压杆继续往下压,弹簧被压缩而提供向上的反作用力,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压杆对按键的压力,避免按键因为受力过大而损坏。弹簧被压缩的程度不同,提供的反作用力也不同,在驱动力不变的情况下,施加在按键上的力也不同,而压头装置施加在按键上的压力是有严格规定的,如一般手机按键的测试压力为3磅,因此需要根据某一按键的高度设定压杆的行程来确定施加在该按键上的力。但是,手机各按键的高度很难保持一致,这就需要根据不同按键的高度确定压杆的行程来确保橡胶头压在按键上的力为设定的压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提供恒压力的压头装置。
一种用于按键寿命测试的压头装置,其包括一压杆机构、一连接机构、一平衡机构及一橡胶头。该压杆机构包括一活动杆、一滑动块和一第一弹簧,该第一弹簧套在活动杆上并与该连接机构抵持,该压杆机构及橡胶头通过连接机构连接。该滑动块与该活动杆一端连接,该连接机构设有一容置腔,该滑动块可上下移动地容置在该容置腔内;该连接机构包括一盖体及一承载体,该盖体固定在该承载体上,该容置腔开设在该承载体上,该第一弹簧一端与盖体抵持,该活动杆穿过该盖体后与滑动块连接。该平衡机构包括至少一压缩组件及一连杆,该连杆与该滑动块固定连接,该压编组件一端可旋转地固定在连接机构上,另一端与连杆固定连接。当活动杆向下运动时,该平衡机构与该第一弹簧在该活动杆运动方向上提供一恒组合力。
相较于现有技术,上述用于按键寿命测试的压头装置利用平衡机构与第一弹簧在活动杆运动方向上提供一恒组合力,在活动杆一定移动范围内,加载在按键上的压力不变。因此,当测试在一定高度范围内的按键时,无需重复计算活动杆的行程就能确保压在测试按键的力为预设的力,测量较为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压头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压杆机构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连接机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平衡机构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压缩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6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连杆与长销组合的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压头装置的立体组装图;
图8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压头装置的工作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用于按键寿命测试的压头装置100包括一压杆机构10、一连接机构20、一平衡机构30及一橡胶头40。该连接机构20连接该压杆机构10及平衡机构30。该压杆机构10一端与一驱动装置连接(图未示),该驱动装置可以驱动该压杆机构10在X、Y、Z三轴方向运动。该橡胶头40固定在该连接机构20相对压杆机构10的一端,用于按压待测试的按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3017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