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络设备及其侦测语音封包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301624.1 | 申请日: | 2008-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8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许绿萌;罗佑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M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设备 及其 侦测 语音 封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尤其涉及一种网络设备及其侦测语音封包的方法。
背景技术
实时传输协议(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RTP)是针对因特网上多媒 体数据流的一个传输协议,由因特网工程任务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IETF)作为RFC1889发布。RTP被定义为在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传输情况下 工作,其目的是提供时间信息和实现流同步。RTP本身只保证实时数据的传输, 并不能为按顺序传送数据包提供可靠的传送机制,也不提供流量控制或拥塞控 制,而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P Control Protocol,RTCP)则提供这些服务。
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是指网络提供更高优先服务的一种能 力,在RTP媒体流在网络中传输时,如果无服务质量保障,则语音封包传输易 出现传输延迟,从而影响服务质量。
RTP媒体流的建立通常基于传输的相关信令,例如MGCP、SIP、H323等。 由于封包在传输过程中没有标准的TCP/UDP端口,网络设备不能通过端口来分 辨RTP媒体流。且信令的交互和跟踪需依靠RTP封包的特性。在网络中逐个对 封包提供QoS需要较多时间和资源,例如,对于RTP封包的来源,由于没有一 个标准的TCP/UDP端口,不能根据端口来识别RTP媒体流,如果需要网络设备 提供QoS,则只能通过对封包进行单独QoS,并不能对RTP媒体流整体特性进行 分析,从而对语音封包进行识别,并建立服务质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需提供一种网络设备,用于侦测语音封包,以便对语音封包提 供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
此外,还需提供一种网络设备侦测语音封包的方法,用于侦测语音封包, 以便对语音封包提供QoS。
一种网络设备,包括语音流预测列表、接收模块、语音流判断模块、服务 模块及发送模块。语音流预测列表包括多个语音封包项目,每一个语音封包项 目包括同步源标识符。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封包。语音流判断模块用于根据封包 的同步源标识符判断封包是否匹配语音流预测列表中语音封包项目。服务模块 用于当封包匹配语音流预测列表中语音封包项目时,为所述封包提供服务质 量。发送模块用于发送封包。
一种网络设备侦测语音封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语音流预测列表, 包括多个语音封包项目,每一个语音封包项目包括同步源标识符;接收封包, 所述封包包括同步源标识符;根据所述封包的同步源标识符判断所述封包是否 匹配所述语音流预测列表中任意一个语音封包项目;如果所述封包匹配所述语 音流预测列表中任意一个语音封包项目,则为所述封包提供服务质量;发送所 述封包。
本发明所提供的网络设备及其侦测语音封包的方法可方便快捷的侦测出 语音封包,有效的提供服务质量于语音封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网络设备一实施方式的功能模块图。
图2为本发明网络设备侦测语音封包的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3为图1中语音预测列表自动更新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发明网络设备10一实施方式的功能模块图。
网络设备10包括接收模块100、语音流判断模块102、语音流预测列表 104、服务模块120及发送模块130。
语音流预测列表104包括多个语音封包项目,每一个语音封包项目包括源 网络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目的网络协议地址、源端口、目的端 口及同步源(Synchronization Source,SSRC)标识符。
接收模块100用于接收封包,所述封包包括同步源标识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3016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