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照明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300552.9 | 申请日: | 2008-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26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赖志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迈半导体精密工业(上海)有限公司;沛鑫半导体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9/00 | 分类号: | F21V29/00;H01L23/367;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00上海市松江区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照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照明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较高的空间设置自由度的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因具光质佳及发光效率高等特性而逐渐取代冷阴极荧光灯(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CCFL),成为照明装置中的发光元件,具体可参阅Michael S.Shur等人在文献Proceedings of the IEEE,Vol.93,No.10(2005年10月)中发表的“Solid-State Lighting:Toward Superior Illumination”一文。
发光二极管在使用过程中的发光稳定性容易受周围温度的影响,例如,当温度过高时,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强度容易发生衰减,从而导致其使用寿命变短。
通常,为了使发光二极管所发出的热量能够较快地散发出去,可使用热电致冷器(Thermoelectric Cooler,TE Cooler)对发光二极管进行散热。传统的热电致冷器一般包括相对设置的一个冷端及一个热端,其中,该发光二极管设置在该热电致冷器的冷端并与其形成热性连接。当对该热电致冷器通电时,该热电致冷器可将热量从发光二极管移出,并经由其冷端强迫转移至其热端,从而可利用与该热端热性连接的散热器,如散热鳍片等将热量进行进一步传导并最终散发至外界。
上述的发光二极管、热电致冷器与散热器在空间设置上通常是相互叠加,即发光二极管设置在热电致冷器的冷端上,而散热器设置在热电致冷器的热端上,其彼此之间的位置关系无法进行调整,从而给照明装置在外观、散热功能上作进一步改进造成了限制,例如,传统的热电致冷器要求散热器必须与其热端热性连接以形成热性连接,而热电致冷器的热端面积有限,这无形中限制了散热器的设置位置与设置空间。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具较高的空间设置自由度的照明装置实为必要。
发明内容
下面将以实施例说明一种照明装置,其具较高的空间设置自由度。
一种照明装置,包括一个光源模组及一个散热装置,该光源模组与该散热装置之间设置一个热传导单元,该热传导单元与该光源模组热性连接并形成一个第一接触区域,该热传导单元与该散热装置热性连接并形成一个第二接触区域,该第一接触区域与该第二接触区域相互错开,且该热传导单元在从第一接触区域至第二接触区域的方向上的热传导率大于在其厚度方向上的热传导率。
相对于现有技术,该照明装置通过在光源模组与散热装置之间设置热传导单元进行连接,并使热传导单元分别与光源模组、散热装置热性连接以形成第一接触区域、第二接触区域,一方向,其可利用散热装置对光源模组发出的热量进行散热,从而有效保障照明装置的发光特性;另一方面,由于该热传导单元在从第一接触区域至第二接触区域的方向上的热传导率大于其在厚度方向上的热传导率,因此该照明装置可在不影响其自身散热效率的前提下,在空间上实现较灵活地配置光源模组与散热装置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目的,从而使得该照明装置具较高的空间设置自由度,以更加适用于实际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照明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照明装置的热传导单元的分子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照明装置经变更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照明装置再经变更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照明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的照明装置经变更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照明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的照明装置经变更后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较高的空间设置自由度的照明装置10,其包括一个光源模组11、一个散热装置15,以及一个热传导单元17。
该光源模组11包括一个电路板110、设置在该电路板110上的至少一个发光体112,以及一个热电致冷器113。该至少一个发光体112可为至少一固态发光体,如发光二极管等,其数目可具体为多个,且该多个发光二极管可为白色发光二极管或彩色发光二极管,如红、绿、蓝发光二极管等。另外,可通过对该电路板110外接一个共用电源而对该至少一个发光体112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迈半导体精密工业(上海)有限公司;沛鑫半导体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迈半导体精密工业(上海)有限公司;沛鑫半导体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3005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煤粉气化混合燃料点火助燃多级燃烧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变向法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