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脑风扇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300344.9 | 申请日: | 2008-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4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郗春芳;王宁;邹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7/00 | 分类号: | F04D27/00;G06F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脑 风扇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脑风扇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脑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脑系统通常要进行大量的运算处理,任务繁忙时所产生的 热量也逐渐增加,单凭散热孔和散热片无法解决散热问题,在主动散热设备上,性价比较高 的风冷技术一直是电脑系统最常采用的散热方式,然而风扇虽然经济实用,却也存在很多缺 陷:随着转速的增加,风扇在高速运转中产生的噪音也逐渐增大;长时间的高速运转,不但 会缩短风扇使用寿命,而且风扇本身也会产生很大热量。
如果风扇能在系统繁忙时高速运转,在系统运转平缓时降低转速甚至停止,就可以得到 最合理的使用,不但提高了风扇的使用寿命,而且能减少不必要的热量产生。现有的一种智 能风扇技术正是为实现风扇的合理使用而研发的,它利用Intel的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规范,根据输入输出控制芯片(Super I/O,SIO)控制PWM的占空 比来控制风扇的转速。由于PWM变化的依据是中央处理器内部的二极管读取的温度数据,其 精确程度超过热敏电阻,所以依据PWM的脉冲宽度的占空比调整风扇转速,其控制精度也很 高。
通过智能风扇技术,用户可以在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 BIOS)中自主设置CPU和主机板的温度限制,当风扇通过PWM脉冲判断温度超过所设限制,就 会自动运转,并可根据所产生的热量大小调控转速;相反,当温度未超过设定的限制,风扇 则会适当休息。
但是,现有的风扇中只有4Pin风扇可以通过PWM实现智能风扇功能,而3Pin风扇由于没 有对应的引脚因此无法接收PWM信号,因此3Pin风扇仍需利用改变其工作电压大小来控制转 速。
目前市场上支持智能风扇的主机板纷纭芜杂,但是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缺陷,只能支持 3Pin或者4Pin风扇中的一种。这样对客户而言,对风扇的选择给他们带来不便,同样对于 制造商而言,由于主机板对风扇类型的局限性,对风扇连接器的选择也提出了不同要求,增 加了元件采购难度。如果能把3Pin和4Pin风扇所需的侦测和控制线路集成,使主机板能 够识别出风扇类型并对其转速进行控制,那么诸如此类问题将不再发生。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电脑风扇控制装置,使主机板能够识别出风扇的类型, 并根据识别结果选择相应线路对风扇转速进行控制。
一种电脑风扇控制装置,包括一风扇接口、一开关元件及一风扇控制电路,所述风扇控 制电路包括一电子开关、一积分电路、一运算放大器、一电流控制器、一第一输出端及一第 二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出端与一输入输出控制芯片相连,所述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电流控制器 相连,所述电子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开关元件相连,第二端与所述输入输出控制芯片相连, 第三端与所述积分电路相连,当所述风扇接口接入一4pin风扇连接器时,所述4pin风扇连接 器使所述开关元件闭合,所述电子开关截止,所述输入输出控制芯片输出的脉冲宽度调制控 制信号经所述第一输出端输出以控制4pin风扇的电压大小,从而控制4pin风扇的转速;当所 述风扇接口接入一3pin风扇连接器时,所述开关元件断开,所述电子开关导通,所述脉冲宽 度调制控制信号通过所述电子开关经所述积分电路数模转换,再经由所述运算放大器放大后 通过所述电流控制器控制从所述第二输出端输出的电压大小,从而控制3pin风扇的转速。
相较现有技术,所述电脑风扇控制装置利用所述开关元件的断开与闭合来侦测出电脑风 扇的类型,并集成了不同类型风扇的转速控制电路,可根据侦测出的风扇类型自动选择合适 的线路对风扇转速进行控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电脑风扇控制装置开关元件第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电脑风扇控制装置较佳实施方式的电路图。
图3是本发明电脑风扇控制装置开关元件第二较佳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3003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
- 下一篇:润滑方法及其润滑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