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和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47498.6 | 申请日: | 2008-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5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邓亚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32 | 分类号: | H04L9/32;G06K9/00;G06K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 静 |
地址: | 100083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身份 认证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图像分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二维条形码的身份认证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方面对快速有效的自动身份验证的要求日益迫切。传统的身份认证系统如门禁系统的身份鉴别手段包括口令、密码、证件以及磁卡、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卡等方式。如IC卡身份认证系统,要求用户持有一个IC卡,用来申明自己的身份,并且需要一个专门的IC读取装置,用于读取IC卡中的信息,获取身份信息,从而实现身份认证功能。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缺陷:随身携带着IC卡很不方便,而且,现有的公交卡,银行卡,各种各样的IC卡越来越多,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不便。并且,为了读取IC卡信息,需要专门的读卡设备,增加了系统成本,且读卡设备通常都是触摸式或接触式的,用户体验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和系统,基于二维条形码申明用户身份,采用人脸认证进行身份认证,不需要专门的IC卡和读卡设备,降低了设备成本,且二维条形码携带方便,提高了用户体验。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身份认证系统,包括:
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人脸图像和采集二维条形码图像;
人脸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人脸图像中的人脸信息;
二维条形码分析模块,用于对采集的所述二维条形码图像进行分析,获取其中的身份信息;
认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人脸信息获取模块获取的人脸信息和所述二维条形码分析模块获取的身份信息进行身份认证,并根据认证结果生成不同的控制信息。
优选的,所述二维条形码分析模块包括:
二维条形码识别单元,用于对采集的所述二维条形码图像进行分析,确定所述二维条形码图像中的二维条形码区域,并进一步获取二维条形码的二进制信息;
内容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二维条形码的二进制信息获取身份信息。
优选的,还包括:
二维条形码生成模块,所述二维条形码生成模块包括编码单元,用于将人脸图像信息编码生成二维条形码。
优选的,所述二维条形码生成模块还包括:
加密单元,用于随机生成一个加密码,并采用其对人脸信息进行加密,得到密文;
所述编码单元将所述密文表示成一组二进制码,并进一步采用二维条形码表示所述二进制码信息。
优选的,所述二维条形码分析模块还包括:
解密单元,用于对所述二维条形码进行解码,确认所述二维条形码的合法性。
优选的,所述二维条形码生成模块以软件形式安装于便携终端上。
优选的,所述二维条形码存储于便携终端上。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包括:
采集人脸图像和二维条形码图像;
获取所述人脸图像中的人脸信息;
对采集的所述二维条形码图像进行分析,获取其中的身份信息;
根据获取的人脸信息和获取的身份信息进行身份认证,并根据认证结果生成不同的控制信息。
优选的,所述对采集的所述二维条形码图像进行分析,获取其中的身份信息包括:
对采集的所述二维条形码图像进行分析,确定所述二维条形码图像中的二维条形码区域,并进一步获取二维条形码的二进制信息;
根据所述二维条形码的二进制信息获取身份信息。
优选的,所述采集二维条形码图像前还包括:
将人脸图像信息编码生成二维条形码。
优选的,所述将人脸图像信息编码生成二维条形码包括:
随机生成一个加密码,并采用其对人脸信息进行加密,得到密文;
将所述密文表示成一组二进制码,并进一步采用二维条形码表示所述二进制码信息。
优选的,所述对采集的所述二维条形码图像进行分析,获取其中的身份信息还包括:
对所述二维条形码进行解码,确认所述二维条形码的合法性。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二维条形码申明用户身份,采用人脸认证进行身份认证的方法,不需要专门的IC卡和读卡设备,降低了设备成本,且二维条形码携带方便,提高了用户体验。本发明所述的身份认证方法及系统能够广泛应用于大楼/居民小区的出入口控制、大楼内的门禁控制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474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GPS的C/A码信号的捕获方法
- 下一篇:纳米乳剂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