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风速元件及其测风速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246090.7 | 申请日: | 2008-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7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 发明(设计)人: | 刘高峰;王富贵;彭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P5/06 | 分类号: | G01P5/06 |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 光 |
| 地址: | 241009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速 元件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风速元件,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舱用测风速元件及 其测风速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代汽车设计开发领域,很多情况需要对汽车发动机前舱各点进行风速测 量,用以验证前期设计开发时前舱CAE流场分析与实际的误差。然而现代汽车 前舱结构紧凑,空间利用率高,且现在一般测风速元件一般体积较大,由于空 间的局限性,实际测量时无法满足测量需要;同时由于在汽车运行时,前舱温 度较高,普通的测风速原件无法满足耐高温的要求。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技术问题:现有测风速元件(1)不够灵敏 和准确;(2)不耐高温;(3)体积大导致空间局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超微摩擦轴承的测风速元件,本发明的进 一步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耐高温材料的测风速元件,缩小测风速元件的体积。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上述元件的测试方法。
采用耐高温材料和超小体积以及超轻质量,超微摩擦轴承,准确实现汽车 发动机前舱各点的风速测量,从而分别达到减小测风速元件体积,实现在紧凑 的汽车发动机前舱内的测量,减轻测风速元件质量,采用超微摩擦轴承,提高 测风速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测风速元件,包括扇叶及对应轴承,其中,该轴承采用超微摩擦轴承。
所述测风速元件整体采用耐高温材料。
扇叶采用玻纤增强尼龙6材料。
扇叶采用30%玻纤增强尼龙6材料。
还包括一风扇骨架,所述扇叶及其附件安装在该风扇骨架上。
还包括一转速信号采集线,其用于采集扇叶的转速信号并传出。
还包括电控单元ECU,其接收转速信号并处理,得出风速。
所述测风速元件较常规测风速元件采用小体积和轻质量。
一种采用上述测风速元件的测风速方法,采用如下步骤:测试扇叶转速n; 将转速n输入处理单元;处理单元将转速n转换为风速V。
具体步骤如下:测试风扇固定在前舱测试点,测试扇叶转速n;将转速n输 入ECU;建立风速与转速的对应关系;ECU智能化处理,将转速n转换为风速V。
与目前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在紧凑的汽车发动机前舱内的测量; 减轻测风速元件质量,采用超微摩擦轴承,提高测风速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测试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测试风扇流程图;
图1中:
1.风扇扇叶2.超微摩擦轴承3.风扇骨架4.转速信号采集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其为本发明多种实施方式中的一种 优选实施例。
参照图1,本发明的测试风扇减小测风速元件体积,使得在汽车前舱内能够 灵活布置,同时减轻质量,采用超微摩擦轴承2,使得扇叶1在很小的风速下即 可转动,提高灵敏度和准确性。通过测试扇叶转速n,作为输入,采用智能化处 理,通过ECU转换风速V。测试扇叶采用30%玻纤增强尼龙6材料,具有较好 的耐高温性能,实现汽车前舱各点风速测试。
参照图2流程图,将测试元件即测试风扇固定在前舱测试点,空气流动使 测试风扇开始转动,采集风扇转速信号n,输入给ECU,风扇不同的转速对应相 应不同的风速,建立风速与转速的对应关系,即V=f(n),ECU通过智能化处理, 实现发动机前舱测试点风速的测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 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 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460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