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处理工艺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244553.6 | 申请日: | 2008-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93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桂波;常春;杨瑜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C02F1/52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夏平 |
| 地址: | 22600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处理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工艺,具体涉及一种上向过滤混凝超滤联用对地表水、海水或者污水处理的工艺。
背景技术
超滤技术具有占地面积小、出水水质稳定、对病源体有效的去除等优点,在水处理领域有广泛的前景。但是由于超滤的膜孔径较大,对有机物去除效果差。在应用过程中,在膜表面逐渐积累不能被水力冲洗的物质而造成膜污染,膜污染导致频繁的化学清洗降低寿命。对于中空纤维丝超滤膜而言,断丝导致出水浊度增高,病源体泄漏。混凝是水处理中广泛应用的工艺,混凝沉淀能够有效地降低水中的浊度,强化混凝对水中有机物有去除效果。混凝沉淀不能有效降低膜污染速度,强化混凝导致断丝频率提高。
董秉直等采用混凝超滤联用工艺,在原水为微污染地表水条件下,采用混凝超滤联用技术,出水水质达到饮用水标准。(工业水处理,2008年第28卷第1期,40-43页)但该技术不能有效防止膜污染,不能降低断丝频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超滤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混凝-上向过滤-超滤联用,工艺简单,对有机物、浊度去除效率高,同时能够控制对超滤膜的膜污染,降低断丝率的水处理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达到:
一种水处理工艺,该工艺包括:向原水中投加混凝剂,混合后,经过上向过滤池处理,出水进入超滤膜进行过滤,得到产品水。
其中混凝剂为聚合硫酸铝、氯化铝或氯化铁,混凝剂的添加量以Al或Fe计0.5~30mg/L。
上向过滤池包括配水区、均质滤层和保护区,其中均质滤层的滤料的的粒径为3~70mm,厚度为60~150cm,该保护区的高度优选为30~50cm。上向过滤池包括过滤和反冲洗两个运行阶段,均由原水泵进水。过滤时,打开V2,关闭V1,调节原水泵使表面负荷为8~25m/h;反冲洗时,关闭V2,打开V2,调节原水泵使表面负荷为10~50m/h。
本工艺中,上向过滤池主要起到去除较大颗粒物和改善混凝效果的作用。较大颗粒物去除后,可以有效降低超滤膜的断丝率。改善混凝效果后,超滤膜的膜污染速度得到减缓。由于滤层低,滤料粒度大,该工艺负荷高于常规工艺。上向过滤池进水和冲洗采用同一泵,结构简单。滤速较大带来出水浊度高的问题可以通过后续超滤工艺克服。
超滤膜可以是压力式,也可以是浸没式,超滤优选采用死端过滤工艺。死端过滤工艺中其操作压力优选为0.02~0.15MPa。过滤时,打开出水泵,打开V3,过滤洗周期优选为20~60min;反冲洗时,打开V4,打开V5,打开打开反冲洗泵,关闭V3,关闭出水泵,反冲洗强度优选为60~200L/m2/h,冲洗时间优选为30~60s。
本发明的工艺可以对地表水、海水或者污水进行处理。
采用本发明处理后水中无颗粒物质,出水浊度低于0.15NTU。原水为地表水时,可以达到饮用水标准。将本发明应用于海水处理中时,出水可以进反渗透。
本发明的水处理工艺,具有以下的优点:
1、本发明中混凝剂经过泵的混合和上向过滤的搅拌,形成絮体吸附水中污染超滤膜的有机物,提高超滤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与直接超滤相比该工艺能够提高20~60%的有机物。
2、本发明采用上向过滤混凝超滤技术,过滤掉水中大颗粒物质,从而保护超滤膜降低断丝率,和混凝超滤联用工艺相比,采用该发明可以明显降低直接过滤断丝率。
3、采用上向过滤混凝超滤技术,混凝剂在膜表面使有机物不能截留在膜孔内部,从而降低不可逆污染的速度,采用本发明可以延长化学清洗的周期2~5月,降低能耗和延长超滤膜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工艺的流程图。
图中V1~5均为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测试方法:
(1)SDI;污泥污染指数,采用0.45微米过滤测定,对比前后15min,过滤500ml水过滤时间;
(2)CODMn:碱式高锰酸钾法
(3)浊度: HACH浊度计
测定频率:1次/2天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未经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445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使用SVG描述网络拓扑的方法
- 下一篇:手持式电子装置及其操控方法





